00后都快被逼疯了呀,好不容易从地狱式高中读出来,转头又读上了“衡水大学”。6点半早操,早晚自习打卡上课,扫脸、填请假单、交成绩单,还得报备家长。问题是,课上了,规矩遵守了,单靠这些,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真的能解决吗?
今年10月,贵州某大学大二学生跳河轻生,留下的遗书直指早六晚九的课程压力。大学怎么比高中还累?
一流大学抓学术,二流大学抓教育,三流大学抓纪律。一周五天早自习也就算了,请个假比登天还难,先开挂号单,到医院得打卡报备,最后还得掏病例给老师看。有的学校还要上晚自习,说考到证就能不用上,可考上了又被告知上满一年才可以不上。
山东某师范大学宣布,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对于违规者,老师有权当场没收设备,学习结束时才能领回。东部某高校辅导员建起家长群,把成绩单和挂科情况发群里,还公布考试时间和放假时间,学生会还会不定期突击检查寝室卫生,甚至连窗帘都不让挂,说影响管理。
以前高中老师总说“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了”,结果刚熬完3年高中,又被塞进了4年高中。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们扪心自问一句,这真的有用吗?真的能解决学生最根本的问题吗?以前,考上大学就能被社会企业认可,再早一点儿,还能包分配工作。可今天,大学生那么多,拿着一张学历证,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在我看来,大学解决不了学生的就业根本问题,一切管理都是扯淡。大学告诉你要考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教师资格证,要保绩点、拿奖学金证书、参加赛事项目,说那些所谓的“正统”比什么都重要。
但现实是,教师岗位在面临大面积失业和淘汰,出生率大幅下滑,没那么多孩子了,老师都没了铁饭碗,各地都在出台教师清退机制;计算机二级有个屁用?
正经计算机毕业的学生都难找工作,一个二级又能干什么?保绩点?企业只看第一学历,不写都无所谓;考证书?人家根本就不看,只看笔试、面试。绩点最有用的莫过于考研、保研,但是读研真的能让你找到工作吗?
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有59.6%的人考研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已经变成了本科生逃避就业的方式之一了。整个社会都在大面积学历贬值:交大计划2026年招收5000名博士生;深圳某街道办事处发布的岗位,竟然要求博士学历;更狠的是杭州,政府清一色录取的全是清北的硕博,其中街道办8人全是。
而反观我们的大学,用规矩形成方圆,用纪律掩饰教学的不足。如果大学里学的东西真的有用,能让学生毕业有去处,大伙儿能不好好学习?很多学生都知道,学了也找不到工作,或者说学了对找工作没有任何用处,那上课学的东西到底干什么用?
现在大学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管学生,而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严重脱节。某985高校计算机系2023年的操作系统课程仍然在使用2009年出版的教材;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就是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僵化: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周期平均大于等于5年,如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至今仍在流通;某211高校电子商务课程PPT被发现还有“扫码支付是未来趋势”的内容,只能说离了个大谱。
而很多教师知识固化,四五十岁的老师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东西,对最新工业界的技术了解不如初入职场的两年萌新。而一个课程的审批则更加官僚化,很多地方需要经教研室到学院到教务处三级审批,平均耗时18个月。某省教育厅调研显示,73%的老师认为更新课件不影响职称评定,因为教授的评价标准是科研和论文,和讲课有什么关系?
而在这套由学校制定的规则里,早晚自习、寝室门禁、上课打卡,似乎比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尚且需要二次学习半年才敢求职;对于那些更“卑微”的文科专业,工商管理出来干的是行政,要不就是销售;弗洛伊德的理论也用不到心理测评实操;要是学中文的,除了考公考编,谁还在乎你普通话过了几级?这大学的课程是真学了,也是真用不上啊。
去年大学生里,考研、保研、留学的就占了48%,而另一半里,干个服务员都能给你算上“单位就业”,把游戏陪玩单子算成“灵活就业”,摆个烤肠摊就变成了“自主创业”。就这上报的指标里,还有15%的待业大学生,干啥呢?等着冲击明年的考公考研。而那些缓上三年的研究生,最终还是要流向就业市场,但结果是,一部分双非院校硕士的真实就业率都不到50%。
说到底,大学生怕的不是吃苦,怕的是没有预期回报的努力。早八课学不到真东西,打卡自习磨掉好奇心,规训困住可能性。如果说高中双休是教育回归理性的进步,大学的严管,或许是部分学校在育人与“达标”之间的笨拙试探,但最终需要回归的,还是解决大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问题的本质。
真正的大学自由,从来不是没人管的摆烂,而是能为自己负责的自主。企业招人看问题解决能力,学术研究看独立思考。当社会的评价体系偏向了真本事而非守规矩时,大学课程能够落实到大学生的社会就业应用,大学或许才能成为学生平滑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成长阶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