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1月9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赵璐琪)11月7日,“五彩大凉山 万千气象新”四季度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本次活动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凉山答卷”为主线,组织媒体深入西昌、普格、甘洛3地采访。
昔日令人头疼的生活垃圾,如今在西昌“变废为宝”,成为点亮万家灯火的绿色能源。西昌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凉山州生态文明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已成为守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设施。
![]()
西昌三峰环保教育基地。赵璐琪供图
该项目是西昌市在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博览会期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2011年7月,西昌市人民政府与重庆三峰环境集团签署BOT特许经营协议。三峰环境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授权354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3项,为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期项目于2015年3月投入运营,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配置12MW汽轮发电机组,使西昌市在四川省民族地区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二期项目于2021年12月建成投运,新增日处理能力600吨及15MW发电机组。目前,项目总规模达到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
在生态环保效益方面,项目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焚烧后垃圾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轻80%以上,年处理生活垃圾约43.8万吨,有效缓解了土地占用压力。在无害化处理上,项目采用先进工艺,确保垃圾在850-1050℃高温下充分燃烧,并配备多重烟气净化系统,确保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汽轮发电机。赵璐琪供图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能够满足约8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焚烧产生的炉渣也可制成环保砖等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西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成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样板和西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体现了地方政府生态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