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玉哭了!被亲奶奶收回艺名20年还在用,观众骂她“德不配位”到底冤不冤?
8月10日郑州金融岛的“中国首届戏超决战”现场,58岁的陈百玲站在台上抹眼泪。说自己感动于豫剧现在的热闹,激动到想给观众下跪。台下粉丝举着“永远支持小香玉”的灯牌,评论区却炸开了锅。
![]()
“你是个啥德行,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人骂得直白。
也有人护着:“她把豫剧唱到年轻人手机里,凭啥挨骂?”
这场骂战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主持人白燕升一段视频就让她被钉在热搜上。他说十年前退出《梨园春》,是因为节目组安排三个外请演员排挤他,“台上不搭话,台下甩脸子”。提到主谋时,他盯着镜头:“一个女人,现在还是节目钉子户。”
体面人不玩阴的。
谁都知道他说的是陈百玲。毕竟这档她做了20年的节目,早就成了她的“自留地”。可白燕升当年跑遍全国拉资源时,她还只是个跟着奶奶学戏的小演员。
![]()
奶奶常香玉可是豫剧界的“梅兰芳”。虽说是继奶奶,却把一身本事都给了她。《花木兰》里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让18岁的陈百玲成了“小香玉”——这个带着传承分量的艺名,是多少豫剧名角求不来的荣耀。
![]()
可祖孙俩后来闹得比戏台还难看。常香玉觉得豫剧就得按老规矩来,一板一眼不能改。陈百玲偏要在戏里加街舞,跑去商演唱流行歌。老太太气得拍桌子:“你这是数典忘祖!”
艺名说收就收。
2004年常香玉去世,陈百玲在葬礼上待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一年后律师拿着遗嘱找上门:“‘小香玉’三个字,陈家再也不认。”可直到现在,她的短视频账号还挂着这个名字。
比起对奶奶的“叛逆”,她对前夫王为念的操作更让人咋舌。
1995年她要办艺术学校,王为念把准备买房的钱全掏了,连岳父留下的古董花瓶都卖了凑学费。学校缺老师,他求遍戏曲圈的朋友;学生没饭吃,他蹲在食堂当伙夫。有人问他图啥,他笑着说:“她想做的事,我就得帮她成。”
爱情成了交易。
![]()
后来陈百玲在采访里轻飘飘一句:“选他,就是觉得他有用。”离婚时王为念净身出户,连学校股份都没要。
现在再看郑州现场她哭着说“豫剧不能忘本”,评论区才会吵成一团。有人觉得她把豫剧从戏台搬进直播间,让00后都知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功大于过;也有人骂她“踩着恩人往上爬,德不配位”。
其实豫剧从来不怕变。常香玉当年带着戏班义演捐飞机,何尝不是“破圈”?只是变的该是形式,不是良心。
![]()
你觉得她冤吗?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