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3日,北京市某局举办为期三天的“依法行政培训班”。此次培训聚焦当前行政执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特邀多位专家通过行政诉讼案例剖析及新修订法律法规解读的形式进行现场授课。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现领作为受邀专家之一,以“行政诉讼典型案件中的执法风险识别与争议化解”为题,进行了专业分享。
朱主任的课程内容立足自身丰富的执业实践经验,精心选取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行政诉讼案例,包括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深度代理的部分典型案件,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复杂的执法程序与具体的案件情境紧密结合。
课程重点围绕以下关键维度展开:
筑牢执法程序防线,严守合法底线
朱主任通过剖析大量行政机关败诉案例,深刻揭示了程序瑕疵是引发行政诉讼败诉的首要风险。他强调,程序正当性是执法行为的生命线,贯穿于线索核查、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权利告知、听证组织、集体讨论直至作出行政决定的每一个环节。
课程重点提及超期核查立案、文书签章送达不规范、听证流于形式、重大案件未经集体讨论等高发“雷区”,并提出了提升程序规范意识、强化关键环节复核等具体对策,强调必须将“程序如铁”的理念内化为执法习惯。
![]()
夯实案件实体根基,锻造扎实底气
针对行政执法实践中高发的争议领域,朱主任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析了实体认定的精准性和证据链的完整性对案件成败的决定性作用。
朱主任着重指出,准确界定行为性质、充分证明当事人主观状态、合理判定情节及后果是核心难点。课程倡导引入严谨的“证据思维”,指导学员如何系统运用各类证据构建“时间-地点-主体-行为-结果-主观”的严密证据闭环,确保事实认定经得起最严格的司法审查。
![]()
精准驾驭法律适用与裁量,提升执法公信
朱主任深入探讨了在法律适用和自由裁量环节如何有效化解争议、提升执法公信力。通过对比分析实务中存在的同案不同罚现象及其诉讼结果差异,强调了精准适用法律依据、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关键意义所在。
朱主任特别指出,“充分说理”是连接事实与处罚的关键桥梁,处罚决定书必须清晰阐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选择处罚种类幅度的具体理由及所依据的法律和裁量基准,并针对性回应当事人申辩,使处罚决定本身成为一份有说服力的法律文书,有效降低后续争议风险。
同时,课程前瞻性解读了新修订法律法规的理解难点与衔接要点,提示执法人员需密切关注配套细则和司法动态,确保法律适用与时俱进、精准无误。
朱现领主任的授课以“程序合法是底线,证据扎实是底气,法律适用是准绳”为核心主线,强调“‘执法如山’的前提是‘程序如铁’”这一核心理念。他摒弃泛泛而谈,直指执法一线人员在案件查办、处罚决定、强制措施执行等环节中普遍面临的困惑与潜在风险。
在课程总结时,朱现领主任语重心长地表示:“败诉案例的价值,胜过十份完美案卷,每一个败诉案件,都蕴藏着下一次胜诉的种子。”他引导学员理性看待行政诉讼结果,将其视为发现不足、改进工作的宝贵机会。
![]()
他指出,执法工作的终极追求不应仅仅是追求“零当被告”的表象,而应是实现更深层次的“零过错”,即确保每一个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从事实认定、证据收集、程序履行到法律适用,都严格依法、规范、精准,经得起检验。这既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朱主任表示,希望本次课程中剖析的案例和提出的观点,能为参训学员在今后的执法工作中提供一份实用的“避坑指南”,帮助大家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更加注重程序规范、证据意识和法律适用的精准性,有效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始终秉持专业立身之本,致力于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朱现领主任此次受邀授课,正是泽达律所专业能力与实务经验获得北京市某局高度认可的体现。通过分享实践中的真问题、深思考,泽达律所期望以专业之力,助力一线执法人员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精准识别和有效防控执法风险,共同推动首都行政执法法治化进程行稳致远。
未来,泽达律所将继续深耕行政法律实务领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交流,为营造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