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将新中国成立时间错误标注为“1049年”的荒诞学术论文,竟助其作者成功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
一场原本普通的校园纠纷,为何会升级为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公共事件?
事件背后是否牵涉某些特定力量以及境外组织的介入?
1
事情的起因围绕“性骚扰”指控展开。
2023年10月11日,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内,杨景媛与肖同学因座位相邻而产生误会。
杨景媛随后在网络平台公开指控肖同学对其实施性骚扰,并上传了她私自录制的五段视频作为证据。
“性骚扰”这一高度敏感话题迅速引发社会关注,激起公众强烈情绪。
尽管视频画面模糊、双方从未有过交流的事实被忽视。
但无数自诩“正义使者”的网民已对肖同学展开网络审判。
为澄清事实,肖同学的母亲焦急地出示了儿子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医疗记录,试图说明视频中的动作只是因皮肤瘙痒而产生的自然反应。
然而,这份医学证明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显得微不足道。
在情绪主导的舆论场中,肖同学早已被贴上“性骚扰者”的标签。
直到2025年7月25日,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杨景媛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认定肖同学的行为系由皮肤瘙痒引发,不属于针对特定对象的性骚扰。
网络舆论中他被判“终身禁锢”,现实司法却还其清白。
可这份迟到的公正,已无法弥补他遭受的巨大伤害。
由于此次风波,肖同学失去了原本已获得的保研机会。
他为申请海外高校所作的努力,也因这场无妄之灾而化为泡影。
反观当初的“受害者”杨景媛,却在网络平台高调宣布自己成功保研。
并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姿态。
她甚至公开表示将继续对肖同学进行举报,并在网络平台上泄露其私人信息。
这种行为已远远超出正常维权范畴,演变为带有恶意的报复行为。部分网友在意识到错误后,开始反思并寻求补救。
2
公众情绪逐渐转向,矛头开始指向杨景媛本人。
其中,她的毕业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成为关注焦点。
这篇理应严谨的学术作品,被网友揭露存在大量低级错误。
除了将新中国成立年份错误写成“1049年”这一基础历史常识错误外。
文中还虚构了一部并不存在的《离婚法》,并声称其“于2001年通过”。
在数据处理方面,杨景媛将0.01%的比例错误换算为1‰,一个小数点的错误暴露出其学术能力的严重缺陷。
多处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等权威资料,却未提供任何具体出处,形同空口无凭。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的发布时间也被随意篡改。
更令人震惊的是,论文被指存在大量抄袭内容。
法庭已裁定其指控不成立,学术层面也暴露出其论文的虚假性。
这不禁引发深思:一个习惯性虚构事实的人,是如何将一场私人纠纷演变为一场舆论风暴的?
3
答案或许隐藏在杨景媛背后的法律支持体系中。
为杨景媛提供法律服务的,是来自广东某律师事务所的丁律师。
他所属的“彩虹律师团”以代理涉及女性权益与歧视类案件为主。
丁律师在舆论引导方面经验丰富,其代理案件往往能迅速引发社会关注。
随着调查深入,该律师团的背景逐渐浮出水面。
有消息指出,该团队与港台及海外某些反华组织存在联系。
其核心成员李婷婷曾组织“占领男厕所”等激进活动。
2015年因策划极端行为被拘捕,2023年逃往美国。
与李婷婷关系密切的吕频,同样在2015年被捕。
后滞留美国,长期在海外媒体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并被指接受境外非政府组织资助。
该律师团还被曝协助美国非政府组织撰写有关中国LGBT议题的报告。
这些线索拼凑出一幅复杂图景,使原本简单的校园事件。
在特定团队的操作下,是否演变为挑动性别对立、撕裂社会共识的工具?
而真正的受害者肖同学,那个曾满怀理想的青年。
如今却需依赖药物维持情绪稳定。
医生评估其存在高达80%的自我伤害与自杀倾向。
一位法律上被认定无罪的人,却承受了最沉重的现实代价。
结语
若杨景媛及其团队是事件的引爆点,那么武汉大学在整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何种角色?
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那篇连“1049年建国”这种基础错误都存在的论文,究竟是如何通过武汉大学的层层审核流程?
并最终帮助其作者获得保研资格的?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