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宗决疑集讲记》
——道坚法师
![]()
禅宗决疑集
離塵精進門(四)
余舉此一事,或有未做工夫之人疑而不信者,謾説二小喻。譬如世有勇士,發一奮怒,入百萬軍中,奪其帥者。彼欲得勝收功,不顧危亡,一忿直前,更無退志。其意與學道人亦然也。
講解:用比喻的方式說明打成一片工夫時的境界。智徹大師説到參話頭參到净念相繼、制以一處的時候,怕没有進行過系統禪修的人懷疑不信,就以兩個小的比喻來再次說明。
譬如世間軍隊裏的勇士,突發勇猛心,奮不顧身,殺入百萬軍陣之中,直接擒拿敵方的主帥,所謂擒賊先擒王也。勇士爲了快速取得勝利回營,就不顧危險,不怕犧牲,衹有一個念頭,就是擒拿敵頭纔能回頭。這種勇士在戰場上的忘我精神與修行的境界是相通的。
![]()
又如吾輩欲求無上妙道[1],用報四重深恩[2]。借父母之遺體,或然一香一指一臂,發一念精進之心[3],痛苦皆亡。何故?蓋無第二念,纔知痛苦,即落第二念也。
注釋
[1]無上妙道,即最上道、無上道。通常亦爲佛道、佛陀教法等語之代稱。
[2]報四重深恩,即佛弟子應報答的四種恩德:父母恩(家庭)、衆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宗教)。
[3]精進之心,即精進心,謂發菩提心,修習善業,畫夜禪誦,不令放捨,遠離一切懈怠心也。
講解:第二個譬喻,就像我們爲了追求無上佛道,以報答父母恩、衆生恩、國土恩和三寶恩。有人以身誓願,發一念勇猛精進之心,燃指,或燃頂、或燃臂,因爲虔誠心念的作用,根本感覺不到痛苦。燃指等如此痛苦之事爲什麽卻没有感覺呢?因爲一心精進,没有其他的思慮,就不會感覺到疼痛。如果思想不專一,忘失精進心,就落入了第二念,馬上就會感到極大的痛苦。第二念,即雜念紛飛,心不專務的時候的心態。
![]()
説此二喻,衹要學人深信此事,不得狐疑[1]。工夫做到,方有相應,以此主張做工夫得力底樣子也。
注釋
[1] 狐疑,像狐狸的本性多疑一樣,處處多疑慮,結果聰明反被聰明所誤。
講解:我說了這兩個比喻,衹需要初學之人能明白下手修行的净念相繼的境界,實實在在,不得像狐狸一樣猜疑,因爲猜疑就得不到真正修行工夫。修行之事,關鍵要刻苦下工夫,工夫做到,纔有相應時節。工夫得力不得力,是否打成一片,是否相應,這是非常明了的事了。
扫描关注华岩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