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江豚笑,鳤鱼回!十年禁渔行程近半,长江珍稀鱼类资源恢复几何?

0
分享至



天刚蒙蒙亮,南京的邓郁举着相机在长江边屏息等待。江面突然跃起几道灰黑色身影,浪花里滚出圆脑袋、翘嘴角的“笑脸”,“今年拍到的江豚可比往年多多了!”他兴奋地翻着影像记录,这群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小家伙,正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追逐嬉戏。

与此同时,湖南沅江的科研人员正小心翼翼拉起一条银鳞闪亮的鱼:“62公分!鳤鱼真的回来了!”这种曾在湖南水域消失十多年的珍稀鱼种,去年竟在洞庭湖周边监测到70多尾。



时光倒回五年前,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宣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从当年的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2021年元旦钟声敲响时,23.1万渔民收起渔网踏上新生活,长江开启史上最长的十年休养。

当初质疑“十年会不会太久”的老渔民陶学有,如今每天巡逻在南京八卦洲江岸。他亲眼见证连片芦苇丛里鱼群翻腾,家门口水塘的鱼多得扑出来了,可专家说这才刚热身呢!



长江真的“鱼多了”吗?2024年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长江干流鱼类资源密度达到2.3千克/立方米,比禁渔前增长近三成;更关键的是,科研人员累计记录到长江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前多出36种。

在湖北宜都的白水渡村,渔民们指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感慨早些年这儿停满渔船,洗菜洗衣污水直排长江。

现在水清得能照见云彩!曾经困扰长江的“化工围江”顽疾正逐步化解,沿江省市拆除非法码头、补上污水管网,让98.6%的水质断面达到优良标准。



最让科学家振奋的是“稀客归来”,长江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鲸豚类生物,在南京保护区从2020年的62头增至2023年的65头,它们在鄱阳湖追着浪花嬉戏的画面被摄像机频频捕捉。

长江上游赤水河首次监测到鳗鲡洄游,中游惊现规模性鳤鱼产卵场,要知道这种“箭一样快”的鱼曾在湖南绝迹十多年,如今竟成群游回湘资沅澧四大水系。

就连放流的中华鲟幼鱼也传来捷报:2023年放流的60万尾中,超过60%带着超声波标记的个体成功抵达长江口。



渔民上岸的故事同样滚烫,湖北枝江的老把式陈兰香和伙伴们开办劳务公司,带着退捕乡亲们接下保洁、绿化养护的活计。

全国14.82万有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2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陶学有从渔民变身护渔员后琢磨明白了四个月禁渔只够鱼苗长大,十年才能让它们传宗接代。然而长江的“复活之路”仍险阻重重,在湖北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研究员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已经连续中断多年。

2023年监测到洄游至葛洲坝下的中华鲟亲体仅有十余尾;放流的长江鲟虽在赤水河试验场成功自然产卵,但野外发现的仍是戴着“人工标记”的放流个体。更让人心疼的是,长江历史上有记录的鱼类中,仍有近百种未重现身影。



但鱼群扎堆不一定是真繁荣。专家根据数据分析,闸坝阻隔了洄游通道,城市滨水区的鱼群可能依赖投喂,封闭水域的鱼再多也难自然繁殖。

青海湖禁渔24年的经验敲响警钟,即便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鱼类资源恢复量仅为历史水平的三分之一。长江要重生,远不止“禁捕”这么简单,航道整治、非法采砂、极端气候,仍在考验这条母亲河的韧性。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近五年,长江的喘息声渐渐有力,从南京江豚的“微笑合影”到赤水河鳗鲡的隐秘回归,从23万渔民转身的背影到98.6%的碧水清波,这场跨越十年的生命救赎已燃起希望星火。

浪花捧出江猪子(江豚),鳤鱼摆尾跳龙门,人们都说,那是长江在翻身。下一个五年,当第十个春天来临,或许我们真能看见鱼满长江,长江十年禁渔,未来可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管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多享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管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多享受

凡知
2025-08-16 09:25:44
23年,59岁傅艺伟独子离世,账号2年未更新,儿子同学透露死因

23年,59岁傅艺伟独子离世,账号2年未更新,儿子同学透露死因

山河月明史
2025-09-05 13:14:38
中超24轮积分榜:前3突破50分,9队破30分提前保级,降级4选2

中超24轮积分榜:前3突破50分,9队破30分提前保级,降级4选2

中超伪球迷
2025-09-14 21:35:17
王毅表态:中方不参与、不策划战争

王毅表态:中方不参与、不策划战争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4 17:56:06
一场3-1让那不勒斯登顶意甲!孔蒂激活曼联弃将:首秀14分钟进球

一场3-1让那不勒斯登顶意甲!孔蒂激活曼联弃将:首秀14分钟进球

球场没跑道
2025-09-14 08:26:37
为什么说《新龙门客栈》是难以超越的武侠经典?

为什么说《新龙门客栈》是难以超越的武侠经典?

乡野小珥
2025-09-14 03:35:17
停止本末倒置:民营经济才是社会财富的根,其他都是须

停止本末倒置:民营经济才是社会财富的根,其他都是须

沈素明
2025-09-14 09:11:39
陈赫提百万新车,摸张子萱胳膊甜蜜,388平豪宅曝光客厅拥挤杂乱

陈赫提百万新车,摸张子萱胳膊甜蜜,388平豪宅曝光客厅拥挤杂乱

嫹笔牂牂
2025-09-13 07:47:05
特斯拉,突传利好!

特斯拉,突传利好!

数据宝
2025-09-15 07:39:13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逆袭热搜,网友为何纷纷力挺?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逆袭热搜,网友为何纷纷力挺?

椰青美食分享
2025-09-14 13:08:03
清朝是如何击败不可一世的准噶尔汗国?这是中国最壮烈的版图扩张过程

清朝是如何击败不可一世的准噶尔汗国?这是中国最壮烈的版图扩张过程

斟北斗
2025-09-13 08:12:56
上海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尝试了这些临时工作后,她感叹……

上海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尝试了这些临时工作后,她感叹……

新民晚报
2025-09-14 14:19:46
王菲担忧的事情终究发生,李亚鹏再曝丑闻,难怪频繁接近李嫣

王菲担忧的事情终究发生,李亚鹏再曝丑闻,难怪频繁接近李嫣

176翠翠
2025-09-14 12:30:43
香港公开赛收官:梁王组合赛季首冠,国羽时隔12年再现5金辉煌

香港公开赛收官:梁王组合赛季首冠,国羽时隔12年再现5金辉煌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9-14 19:34:09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中美日上半年GDP差距断崖,美国15万亿,日本2.11万亿,中国呢

中美日上半年GDP差距断崖,美国15万亿,日本2.11万亿,中国呢

生活新鲜市
2025-09-14 18:10:53
为了一张地图,大厂们要“钞”起来了

为了一张地图,大厂们要“钞”起来了

每日资本论
2025-09-15 07:00:09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聚合大娱
2025-09-14 12:05:12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现状曝光:黯然回乡,老公已分手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现状曝光:黯然回乡,老公已分手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09-08 17:40:03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2025-09-15 08:12: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379文章数 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AI眼镜能否成为下一代人机互动的超级入口?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山东多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费曼学习法被推荐

PS商店现大量AI劣质游戏 玩家笑称谷歌商店有对手了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