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水花四溅,洗完澡马桶盖全是水珠;刚拖干的地面,转身拿个毛巾又踩得湿漉漉 —— 别再让小卫生间的潮湿问题折磨人了!其实哪怕只有 3、4 平米,只要用对方法,照样能做到干湿分离,清爽到让人想多待一会儿。
![]()
玻璃隔断:小空间的 “黄金分割线”
最直接的办法是装玻璃隔断,但千万别选那种顶天立地的厚重款式。对于宽度不足 1.5 米的卫生间,1.2 米高的半截玻璃隔断就够用,既能挡住 80% 的溅水,又不会显得压抑。如果预算有限,甚至可以用浴帘代替,选那种带磁吸条的加厚款,贴紧地面时防水效果不输玻璃,还能随时拉开节省空间。
安装位置是关键。把淋浴区压缩在角落,用玻璃隔出一个 0.8×0.8 米的 “迷你淋浴间”,剩下的空间留给马桶和洗手台。记得在隔断底部留 1-2 厘米缝隙,方便地面排水,否则积水反而会从缝隙往外渗。
![]()
抬高地面:用 “小台阶” 划分区域
要是觉得玻璃隔断太占地方,试试给淋浴区抬高 5-10 厘米做个小台阶。铺瓷砖时让淋浴区比外面低 1 厘米,再做个隐形地漏,积水会乖乖往地漏跑,不会漫到干区。台阶侧面可以留个凹槽,正好放淋浴露和洗发水,连壁龛都省了。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老房子,不用大动干戈拆墙,花几百块钱就能改造。唯一要注意的是台阶高度别超过 10 厘米,不然老人小孩进出容易绊倒,加个防滑条更安全。
壁挂设计:让地面 “无物可潮”
小卫生间最怕地面堆东西,拖把、垃圾桶一放,不仅挡排水,还容易藏污纳垢。把能挂墙的全挂起来:马桶选壁挂式,水箱藏在墙里,地面只剩一个马桶圈,打扫时拖把能直接伸到底下;洗手台用悬空柜,下方留 20 厘米高度,放个 slim 款垃圾桶正合适。
淋浴区的置物架也别钉在墙上占空间,选那种能卡在花洒杆上的伸缩架,洗澡时推到跟前,洗完澡收起来,墙面干干净净。连挂钩都要精打细算,在门后装一排可折叠的隐形挂钩,挂完浴巾就能折回去,完全不占地儿。
![]()
智能分区:用细节阻断潮湿蔓延
干区和湿区的 “隐形交界线” 也得做好文章。洗手台台面选台下盆,边缘比台面低 2 毫米,溅出来的水会自动流回盆里,不会顺着台面往下滴。镜子装防雾款,旁边加个小置物架放牙杯,避免在台面上堆太多东西。
湿区的瓷砖选哑光防滑款,干区则可以用木纹砖,从视觉上就能区分区域。地漏一定要装在淋浴区最里面,离门口越远越好,最好再配个防臭芯,既能加速排水,又能挡住下水道的潮气。
![]()
灵活变通:根据户型 “量体裁衣”
如果卫生间实在狭长,比如长 2.5 米、宽 1.2 米,那就把淋浴区设在最里面,用玻璃门隔开,中间留 80 厘米宽的通道。洗手台可以挪到卫生间外面,变成 “干湿彻底分离”,外面刷牙洗脸不影响里面洗澡,早上家人不用抢卫生间。
租房党也有解决方案:在淋浴区铺一块大尺寸的防滑垫,边缘要高出地面 1 厘米,像个小托盘一样接住溅水;洗完澡用速干拖把拖一遍,再打开除湿袋,小空间的潮气很快就能散去。
其实小卫生间做干湿分离,核心不是非要 “泾渭分明”,而是让水 “有处去、不蔓延”。花几百块钱做个隔断,选对几件壁挂神器,哪怕只有 3 平米,也能告别潮湿发霉的烦恼。毕竟谁不想洗完澡出来,踩在干爽的地面上,看着镜子里清清爽爽的卫生间呢?(上诉内容由益鸟美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