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作为特邀嘉宾的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发表讲话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勤奋这点上能够超越中国。"这位被誉为"缅甸之花"的政治家为何公开赞扬中国?她与中国的渊源究竟有多深?
昂山素季出身缅甸名门望族:父亲昂山将军是缅甸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被尊为"缅甸国父";母亲杜钦季也曾访华。然而两岁时父亲遇刺身亡,她随母亲旅居印度,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与教授迈克·阿里斯结婚并加入英国国籍,育有两子。
![]()
若非1988年那次回国探母的经历,她或许终老于英伦。当时缅甸爆发"8888民主运动":3月起民众抗议军政府统治,8月8日仰光爆发百万人游行,军政府在"仰光屠夫"盛伦将军指挥下血腥镇压,甚至屠杀医护人员。作为国父之女,昂山素季毅然留下组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凭借特殊身份迅速赢得广泛支持——既有运动受害者,也有激进分子和退役军官。1989年,军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名将其软禁,直至2010年获释,期间丈夫阿里斯病逝,她未能见最后一面。
2015年民盟大选获胜后,昂山素季出任外交部长并获特别设立的国务资政职位,相当于实权总理。2016年她主导新政府成立,2018年更担任四个关键部门部长。同年12月,她受命出任"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主席,最终在2019年高峰论坛上公开肯定中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
![]()
这种友好立场有其历史根基:其父母均曾访华,而她本人与中国的互动可追溯至父辈。面对缅甸军政府的强硬对华政策,昂山素季展现出务实态度——2011年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她肯定中缅合作的密松水电站项目,主张"邻国相处应避免冲突,通过温和方式共谋发展"。2016年民盟政府成立后,中国外长率先访缅,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
昂山素季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中国人的勤奋特质。这种评价绝非偶然:数千年来,中国人将勤劳刻入文化基因,农民渴望多收粮建房娶妻,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以求科举入仕。儒家文化更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为精神内核。稳定的政权环境使这种价值观持续发酵,催生出长城、大运河等工程奇迹,以及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就。
![]()
对比同期仍受种姓制度束缚的印度、农奴制残余的东亚邻国,中国的历史性成就更为显著。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参与率长期位居全球第一;国际调查更多次确认中华民族是全球最勤奋的群体。电影《2012》中方舟建造者的选择,恰是这种国际认知的生动注脚。
昂山素季赞赏的不仅是中国人的勤奋。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西方封锁与国内百废待兴,第一代领导人带领人民在饥馑中研制出"两弹一星",罗布泊的蘑菇云宣告了中华民族的韧性。从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到当代中国的崛起之路,"不服输"精神贯穿始终。而汶川地震、抗疫斗争中展现的团结力量,更印证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古训,这种凝聚力恰是缅甸等民族矛盾尖锐国家所欠缺的。
![]()
2015年访华时,昂山素季对上海发展印象深刻。她希望借鉴中国经验推动缅甸经济,而"一带一路"倡议恰好提供机遇:通过基建联通与产能合作,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她在论坛上的发言既是对中国的认可,亦隐含对缅甸发展的期许:"希望我国也能像中国一样政治稳定、人民勤奋。"她更直言:"中国希望缅甸政局稳定,我们也希望周边和平,这些是发展的基石。"对于中缅关系,她以"夫妻可离婚但邻国不可更改"比喻,呼吁深化民间友谊:"投资不应局限于经济,更应投向人民之间的信任。"
然而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再度扣押昂山素季,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至今仍被软禁。军政府重新掌权后,缅甸民主进程受挫,经济持续低迷。昂山素季的缺席,使这个渴望变革的国家前景更加迷茫,正如她所言,稳定的政局与勤奋的人民本应是缅甸腾飞的双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