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异常酷热,此时空调便成为许多人的“生命支柱”。在中国空调领域,格力、美的等众多本土品牌各显神通,然而谁会想到曾经的空调巨头“大金”。
作为一家日本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深耕中国30年。
![]()
在中国市场悄然攫取1400亿元营收,售价甚至超过格力,不了解情况的民众,光听名字还以为是国产品牌,它又是如何“潜伏”在中国市场的?
![]()
入乡随俗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空调对普通中国家庭来说几乎等同于奢侈品,动辄数千元的价格堪比普通工人半年的收入。
在这片尚待开发的蓝海中,日本品牌大金凭借其技术积淀强势登陆。它不仅是一个普通参与者,更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掌握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这相当于空调的“心脏”。当1982年全球首台智能中央空调在大金诞生时,大多数中国人甚至还未见过家用空调。
技术领先只是基础,大金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强龙也需接地气”。90年代进入中国后,它迅速洞察本地需求,例如中国家庭普遍居住空间较小。
![]()
1996年,它推出节省空间的嵌入式天花板空调。而在听到用户抱怨传统空调温度波动大后,1998年其变频技术迅速普及,使温度调节更加稳定舒适。
这种“你提需求,我来实现”的策略,成功避开了许多外资品牌水土不服的问题,悄然融入中国市场。当品牌形象与用户体验双重建立,市场回报自然接踵而至。
![]()
在中央空调领域深耕数十年积累的口碑,使其高端形象深入人心。数据显示,2019年大金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占有率仍高达23%,销售额突破1400亿元人民币。
一个外资品牌能在中国市场赚取千亿,其精致的本土化策略功不可没。但这份高端体验,消费者付出的溢价真的值得吗?当技术光环遭遇现实检验,质疑也随之而来。
![]()
![]()
价格争议与信任危机
高端定位往往意味着高价格,大金空调的定价策略一向强势,其家用机型普遍高于国产品牌,一台基础款挂机轻松突破4500元门槛,远高于同期格力的亲民路线。
支撑这种溢价的,是其宣称的领先技术与精工品质。
![]()
然而,高价承诺的高效节能与优质性能却屡遭质疑。2019年,有消费者将大金告上法庭,指控其存在虚假宣传和能效虚标问题。
该消费者花费28万元购入的高端VRV中央空调采暖系统,发现实际运行与宣传严重不符。
![]()
产品手册宣称在50度以下热水可完全依赖节能热泵完成,但实测在42度时电辅热已启动,能效标识上的制冷功率也与宣传资料明显不符。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核心部件钎焊板式换热器被指供应商不具备生产资质。
![]()
这并非个例,北京商报曾报道另一位消费者周先生的类似遭遇,他14万元购买的系统在42-43度时电辅热即已启动,维修后问题仍未解决。
大金空气净化器也曾出现问题,2019年初北京市消协测试显示,其某型号净化器标称颗粒物洁净空气量为336立方米/小时,实测仅306立方米/小时。
![]()
这些事件如同一根根刺,戳破了高价营造的完美幻象。在“全球领先”的技术神话遭遇中国市场严苛审视的同时,信任的根基也开始动摇。而此时,被长期压制的本土品牌,正积蓄着强大的反攻能量。
![]()
国货崛起之战
当大金享受高端市场红利时,格力、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凭借对本地需求的精准把握与惊人的进化速度,悄然重塑市场格局。
它们的崛起,首先打出的是“性价比”这张王牌。
![]()
当大金商用中央空调价格仍稳定在万元关口时,格力、美的已将同类产品价格拉入8000元区间。这种明显的价格优势,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但国货的崛起不仅限于价格优势,以格力为代表,其在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压缩机技术,在制冷制热效率上甚至超越了包括大金在内的国际品牌,实测能效提升幅度高达18%。
![]()
这意味着,国货在保持成本优势(普遍在2500元左右)的同时,技术实力已迎头赶上甚至部分超越。而在持续研发投入与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国产品牌加速成长。
从外观设计的快速迭代到智能化、节能技术的迅速普及,本土品牌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市场反应与产品升级能力。
![]()
奥维云网2024年数据显示,格力家用空调线上零售份额达25.40%,稳居行业第一。
放眼整个市场格局,2025年上半年,美的、格力、海尔三强合计零售量占据68.2%的市场份额,零售额占比更高达73.6%,形成牢不可破的“铁三角”格局。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洋品牌=高端”的认知逐渐消退,消费者开始用钱包投票支持技术更硬、价格更实、服务更贴近本土的国产品牌。
大金那件穿了三十年的本土化外衣,在信息透明的阳光下,也逐渐显露出原本的质地。
![]()
![]()
大金空调在中国市场三十年的历程,也能看出中国制造业从仰望到并肩再到局部超越的壮阔征程。它曾凭借技术和精明的本土化策略赢得市场,但也因定价争议与信任危机暴露出短板。
这段历程深刻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品牌来自何方,唯有真正以消费者为核心,持续提供技术过硬、价格合理、诚信经营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格力、美的们以实力夺回主场,消费者得以享受更高性价比时,市场的活力与进步给出了最生动的答案。
竞争永无止境,而最终的赢家,永远是掌握选择权的消费者。要知道,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凉快,也要凉得清楚、值回票价。
![]()
主要信源
低调的日本“空调巨头”,在中国捞金25年,常被误认成中国品牌——海峡消费报2020-05-22陷虚假宣传诉讼 高价大金到底值不值——北京商报2019-06-29董明珠回应玫瑰空调争议:可能不那么美,但是世界首台——界面新闻2025-08-0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