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初年,阳城府地区属于炎帝后裔逢国逢伯陵领地。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逢伯陵不但拒绝给商王纳贡,还不断侵略附近的小诸侯国,于是商王就命令位于大西北的蒲姑氏族部落于公元前1483年(商大戊五十八年)发兵讨伐逢国,商王同时承诺蒲姑氏族灭逢伯陵后,逢国的所有土地归蒲姑氏族所有。蒲姑氏族最早起源于夏族,其首领蒲姑是嫘祖的孙女,既有文韬武略又擅长农耕和纺织,特别是养殖桑蚕。蒲姑亲帅大军从西北起兵东征,先后经过大小战役近百场,终于在阳城府境内的钩盘河岸全歼逢国的军队,并活捉逢伯陵,剿灭了逢国。商王将逢伯陵处死,并兑现当初承诺,将原逢国土地全部封赏给了蒲姑,蒲姑见当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钩盘河灌溉方便,自然环境远远胜过土地贫瘠,气候干旱不适合农耕的西北,于是就下令蒲姑氏族全体东迁至阳城府一带,蒲姑氏族就成了这块土地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二批居民。
蒲姑鼓励族人发展农耕,她亲自把嫘祖先进的养蚕和种植桑树的技术传授给族人,又教族人纺织丝绸,由于阳城府土地和气候适宜优质桑蚕生产,蒲姑的纺织技术又特别精湛,于是在当地织出的丝绸质地柔软光滑,纯白玉色中又略带微黄,贴身透气,爽身舒适。蒲姑将丝绸献于商王,商王见后大喜,赐名为“信绸”,后来这种丝绸沿河西走廊一直销售到中亚,声名远震。因蒲姑治理有方,族人安居乐业,商王对蒲姑也格外器重,破格封蒲姑为诸侯,族人也尊称她为“蚕神”。在蒲姑去世后,族人为了纪念她,专门筑高台设祭坛,定期祭奠这位德高望重的首领。
话说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想要自己的王朝“万世基业”,可术士对他进谏说“东方有天子志气”,皇帝必须东游到近海之地寻找这天子气,并借用巫术镇压住这天子气才能保住秦王朝万代相传。秦始皇对术士的话信以为真,公元前215年初春秦始皇率众离开京城亲自来东部寻找和镇压天子气。
大队人马一路颠簸跋涉,等走到东部沿海一带时已是盛夏季节了,秦始皇的术士带着人搜寻了半个多月,几乎是要掘地三尺了也没发现天子气所在地,除术士外包括秦始皇在内的所有人都开始怀疑术士的话是否可信。正当秦始皇准备放弃而打道回府的时候,大队人马来到阳城府境内,正午时分大如磨盘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天空万里无云,地上一丝风也没有。黄箩伞盖下的秦始皇挥汗如雨,口感舌燥,酷热难当,随从人马热得更是不想前进一步。秦始皇猛一抬头,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桑树林,于是下令进树林休息片刻。桑树林遮天蔽日,里面蝉鸣静悠,的确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秦始皇刚一进桑树林就突然感觉到十分困倦,他靠在一棵桑树下打了个盹,朦胧间见一神女向他走来,神女身穿信绸,手执蕉扇,向他微微一笑,然后用蕉扇对着他扇了几下,秦始皇顿觉全身透爽,似饮了琼浆一般,口不干了舌也不燥了,痛快非常,正欲问话,神女却早已飘然而去。秦始皇惊醒,一伸腰便深深地打了一个哈欠,忽见桑林里青青的桑叶纷纷落下,霎时间地上一片绿色,但桑树并没有光秃,仍然是枝繁叶茂。始皇惊讶万分,忙找来当地人询问此地有何神灵。当地人告诉他,林外就是“蚕神祭坛”。秦始皇早就崇拜“蚕神”,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蚕神祭坛”,于是他马上传令驻跸,然后命人领他去“蚕神祭坛”拜祭,正当香火缭绕,秦始皇拜祭起身之时,突然间一朵祥云从空而降,笼罩在祭坛之上。术士马上跑来告诉始皇帝,这就是天子气,需要用“压胜”术筑高台压住这天子气才能保秦世基业万古长存。于是秦始皇下令在“蚕神祭坛”边的钩盘河岸上修筑高台,并取“压邪攘灾祈福”之意,命名“厌次(读音为“yā ci”)台”,并以此地为中心,设置厌次县(历史上名人东方朔就出生于此县)管辖方圆五百多里区域。秦始皇为了感谢蒲姑梦中的点化,决定为蒲姑神女建庙,他在“蚕神祭坛”处让士兵推土筑高台,当地人称为“秦家台子”,在台子上构木为庙,并御笔亲书“蒲姑庙”。
秦始皇休息过的桑树林旁边的一小村庄,也是秦军驻扎休息时的东起点随之称为大桑落树村,也就是今天的大桑落墅。秦始皇军队当时联营15连绵里,营西边的另一个小村庄,便称为小桑落树村,也就是今天的小桑落墅。
北宋时黄河决口,钩盘河成了泄水通道,大水漫过河岸将蒲姑庙冲毁,当地人仍然记着蒲姑神女的恩德,于是又在阳城府城边复建蒲姑庙,并更名而“蚕姑庙”。
经过历代修葺,晚清时“蚕姑庙”已经是有两进两出的大院落,五间大殿,殿内供奉嫘祖和蒲姑女神。每年正月十六日庙前都举行香火大会,届时乡人祈蚕,祷告风调雨顺,方圆近百里商贩云集,游人听书看戏,买卖生产生活所需。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尸变”故事里的客商,就是在蚕姑庙前获救的。蚕姑庙在日军侵华夜攻阳城府时(1937年12月12日),毁于战火,但是蚕姑庙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