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公务员凭借工作稳定性高、社会认可度强等优势,成了众多求职者梦寐以求的职业选择。不过,考公之路并非坦途,竞争异常激烈,常常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有 3 类专业在考公这场 “战役” 中堪称最 “吃香”。它们不仅可报考的岗位数量众多,进面分数线也相对较低,更能让考生避开 “三不限” 岗位那种白热化的残酷竞争。对于志在考公的学子而言,选择这些专业,无疑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增加成功上岸的几率。
回想起当年我和同学们一起考公的经历,那真可谓是“专业不同,境遇天差地别”。我有一位法学专业的同学,她报考岗位的报录比仅为1:50,在众多考生中算是竞争压力较小的。而我报考的汉语言文学岗位,报录比达到了1:80,竞争激烈程度明显增加。再看看我那位学计算机的朋友,他的报录比竟然低至1:20,轻轻松松就成功上岸了。由此可见,专业选得好,在考公之路上能少走至少3年的弯路。
第一类:“考公王牌专业”
这一类专业包含法学、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法学专业在考公领域的优势极为显著,它能报考公检法、司法局等众多核心岗位。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近年来,公检法系统招录的法学专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司法工作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有“万金油”的美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转中,需要大量具备优秀文字写作和表达能力的人员来撰写各类文件、报告、宣传材料等。无论是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还是工作总结,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辛勤付出。众多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这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在考公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计算机专业在数字化时代的考公舞台上更是超抢手。这些部门每年都会进行扩招,以充实技术力量。而且,计算机专业考生还能避开纯文科专业考生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二类:“隐藏优势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等专业属于这一类别。这些专业能报考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等岗位,这些岗位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工作稳定性极高。
以我表哥为例,他学习的是会计专业,报考了区财政局的岗位。在笔试环节,他的分数比那些报考“三不限”岗位的考生低了15分,却顺利进入了面试并最终上岸。如今,他在单位负责预算工作,虽然权力看似不大,但在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人敢轻易得罪他。相关数据显示,这些岗位的薪资待遇普遍高于其他一些普通岗位,并且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类:“冷门但刚需专业”
农学、水利、环境工程等专业在大众眼中可能相对冷门,但在考公领域却是刚需。这些专业报考基层岗位时非常轻松,比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环境工程则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层政府对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存在。
我老家有一位同学,他学习的是农学专业,报考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岗位。他的笔试成绩仅仅刚过线,就成功上岸了。现在,他负责乡村振兴项目,不仅有较多的补贴,还受到了单位的重视。在一些基层地区,这些专业的岗位报录比常常低于1:30,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专业不好也别慌,“曲线救国”有妙招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在考公中不占优势,也不必过于焦虑。你可以选择“曲线救国”的方式。一种方法是自考一个法学或汉语言的第二学历,一般2年左右就能拿到证书。拥有了这些热门专业的学历后,你在考公时就会有了敲门砖。另一种方法是报考“基层服务项目”(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以“项目人员”身份报考,竞争直接减半。
考公选对赛道,比埋头努力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