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何为“好书”?这问题的答案,如同一千个读者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畅销并非唯一的标尺,好书常与喧嚣的市场擦肩而过。然而,有一种品质难以忽视:当一本好书,特别是被那些真正懂书、浸淫书海的阅读达人或专业媒体实名推荐时,它就仿佛被点亮了。正是经由这些真诚的推荐之光,许多蒙尘的明珠得以被发现,沉睡的故事得以被唤醒。
那么,谁在点亮这束光?又照亮了哪些书?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信息和纷繁复杂的推荐声音中,快速找到这些真正值得托付时间的珍品?这正是掌上出版·好书榜诞生的初心。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推荐好书的声音虽多,却如散落的星辰——数百家媒体、数千个平台、数万的资深荐书人孜孜不倦,然而这些宝贵的信息往往各自闪耀,难以汇聚成清晰的航标。
为此,掌上出版整合各方平台的资源和洞察,做了一件事:运用技术的力量,将散落在各处、有价值的好书实名推荐信息(无论机构还是个人)精准抓取、智能分析、深度聚合。我们不仅汇集声音,更赋予权重,最终凝练成一个清晰、有信服力的月度推荐榜单——掌上出版·好书榜。
这份榜单的“好”,体现在哪里?
聚焦“常新”:我们特别关注出版日期在最近一个月内的新书,紧扣出版脉搏,速递新鲜思想。
实名信赖:榜单生成基础,根植于对媒体和作家、学者等实名推荐信息,力求源头可溯,评价可靠。
多维分类:每月,榜单按照13个门类(文学、艺术、人文、社科、财经、大众新知、生活等)进行梳理,每个门类聚焦推荐当前最受推崇且最值得阅读的佳作。
不止畅销:在畅销榜之外,我们致力于探寻并铺设一条更宽广、更基于品质与专业评价的“好书发现与传阅之路”。
掌上出版好书榜,是我们依托在阅读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能力,为热爱阅读的你奉上的一份诚意。我们坚信:技术可以改善阅读信息的获取效率,智慧能够提升阅读选择的品质。愿这份榜单,成为您探寻广阔书海时,一盏微亮却坚定、指向“好”书的信号灯。
—— 掌上出版 谨启
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
![]()
作者:李零 主编/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编/浙江省博物馆 编/余旭红 副主编/纪云飞 副主编/渠敬东 执行主编/魏祝挺/熊长云/田天/陶金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副标题: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
出版年:2025-6
《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由李零先生掌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统筹主事,故宫博物院熊长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田天、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陶金,浙江省博物馆魏祝挺等组成豪华学术团队。
首次对“投龙”主题进行学术、系统梳理,高清集结了99%以上公藏“投龙”文物,涉及馆藏单位40余家,相关文物230余件。
首次全景展现从商周“沉埋牲玉”、秦汉国家祭祀,到晋唐道教制度化、明清陵山投龙的完整脉络,覆盖五岳四渎至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的中华文明版图,呈现大量新发现、新认识与新思考。
通过系统、学术的整理,高清图像的拍摄呈现,将那些投入大山、沉埋地底、淹没水底的信仰故事,系统而生动地带到读者眼前。
夏目漱石的美术世界
![]()
作 者:[日]古田亮 著
译 者:李赵雪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夏目漱石的美术世界》以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与美术的深层关联为核心,通过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揭示漱石作品中潜藏的“美术世界”。
本书基于作者古田亮策划的同名展览,从策展人视角切入,结合大量实物调查与文献分析,探讨漱石文学中美术元素的生成与演变。前六章聚焦《伦敦塔》《草枕》《三四郎》等经典作品,剖析漱石如何将他所目睹的绘画及美术思潮融入文学叙事;后四章则以文人画、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为线索,梳理漱石与同时代美术运动的互动及其美术批评思想。
书中不仅还原漱石脑海中的“虚拟美术馆”,更追问“美术对漱石而言是什么”,开放性地探索追问,从新维度为读者打开理解漱石文学的一扇大门。
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
![]()
作 者:庄天明 著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一书的作者庄天明先生,是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原所长、著名书画家。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史家,朱培尔《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倾情推荐
全书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通过对自汉代以来直至当代的各类执笔图像的深人分析,探讨了中国毛笔执笔方法从二指单钩、三指单钩、三指双钩到五指执笔法的演变过程,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此外,书中还附带介绍了古埃及、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执笔现象,并将古今中外的执笔方式加以比较,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对毛笔执笔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也对当下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书中收录了大量古画、文物中的执笔图像,每幅执笔图像均配有分析说明的文字,并邀请画家给制了相应的手部示意图,清晰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江南器物志
![]()
作 者:徐风 著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这是一部以文字构建的“江南版《清明上河图》”。长篇系列散文《江南器物志》,分别从科举、稼穑、节庆、风俗、嫁娶、餐饮、庭院、家具、服饰、舟车、礼品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写民间器物的起始、传承、流变,写器物背后的文化特质与文明菁要,写中国文化在江南土壤中的落地与生发演变。从龙骨水车到犁耙锄钎,从碗碟盘盏到鼎龕鬲匜,作者在温习稻饭羹鱼里的古老器具之余,挖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掌故、情感,想象着器物背后的人与中国文化精神,讲述了江南太湖西岸一座代表性的古镇百余年来的器物生活和文化道场,书写南方温润又激烈的山水间那些人与物,器与神。
全书借助田野调查、名物研究、史志爬梳、古籍钩沉、“非遗”检索等方法,运用文学推演,紧扣器物与人之间的紧密关联和玄妙关系,呈现了器物背后的传统江南的社会生活密码。作家徐风打破传统散文叙事,将历史考据、非虚构写作与抒情笔法交织,托江南之名,借器物说世,打捞“非遗”精魂,再现江南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器物长河的波澜壮阔。
物质即记忆,一物一世界,通过这些与器物相关的风华、执念、恩德、慈悲,徐风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情义,一个地方的灵魂,以及那些至今难以释怀的心痛与欢悦。在器物的绵延意象中,作品不仅复原了江南传统生活,也让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丰盈的折射,蕞终指向器物背后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与生活美学。
哲学家靠什么谋生
![]()
作 者:[法] 纳西姆·埃尔·卡布利 著
译 者:黄可以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哲学家靠什么谋生?这个问题的确令人好奇。 他们是否不事生产,将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和构建 各种理论体系?当然不是!爱与智慧无法支持人类 的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谋生需求,哲学家也不例 外。 本书介绍了古今40位哲学家的“真实”职业。 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如记者、编辑、艺术评论家 等从事文字与思想工作的职业;另一些出人意料, 如法官、解剖学家、地理学家等;还有一些则令人 匪夷所思,如自行车手、 制造者、抢劫犯等。 作者探讨了不同职业对哲学家的影响,揭示了 哲学家赖以谋生的“真正”职业及其与哲学之间的 微妙联系。或许,哲学家在哲学思考之外所从事的 “真正”工作,才是他们训练思想的“秘密实验室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作 者:[英]齐格蒙特·鲍曼 著
译 者:章艳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这是一个流动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变化,不论是我们的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也没有什么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每个人都身处时代的孤岛,渴望逃离却无所适从。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以“将熟悉变为陌生”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日常事务与我们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有关无法独处的现代人,有关教育危机、知识焦虑,有关经济萧条、消费降级,有关安全感的丧失,等等。这是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也是写给每个人的生活指南。他以独特的视角洞察了这个时代的真相,也让我们窥见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鹑之奔奔
![]()
鹑之奔奔——中国古代鹌鹑文化史
作 者:冷玥 著
出 版 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本书综合经、史、子、集多种史料,较为全面地梳理了鹌鹑在古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承担的角色;通过田野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运用科学史学和民俗学方法加以分析,重新发掘了今人了解较少,但却曾风行一时的“斗鹑”文化活动及其中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明清时期别具特色的动物专谱《鹌鹑谱》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原了中国古人与鹌鹑的互动关系,并以此管窥中国古代缤纷多彩的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动物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