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三年的疫情结束后,社会上出现了三个奇怪的现象
这世界变了,变得有点让人认不出来了
三年疫情,说结束就结束了,但有些变化,却像踩进湿水泥里的脚印,干了就再也抹不平了。
大街上的人又多了起来,口罩也摘得差不多了,可有些东西就是回不到从前。
一、人情往来,说淡就淡了
以前一到过年,街上全是拎着大包小包串门的人,现在礼品店都快绝迹了。以前满大街的烟酒店、礼品回收店,如今关得七七八八。过年走亲戚手上不拎点啥总觉得不对劲,现在倒好,两手空空才是常态。
更扎心的是婚姻,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离婚登记63万对,比去年同期多出5.7万对,离婚窗口排长队,结婚窗口空荡荡,成了民政局新风景。
有人刚生完孩子就发现老公出轨,这婚离得比结婚还着急,以前觉得婚姻是港湾,现在倒成了快闪店,来得快,散得更快。
二、消费彻底换了套逻辑
买菜不去菜市场了,疫情期间冒出来的社区团购,本以为只是临时救急,结果疫情结束反而更火了,家家户户在微信群里接龙下单,连小区门口小超市都搞起了团购。
花钱也变抠门了,以前不买点贵的都不叫过年,现在买个对联都要比价三圈。反倒是春节旅游火得一塌糊涂,景点涨价也挡不住人往外跑。
“情绪消费”的崛起,今年上海动漫展三天涌进去40万人,机票酒店订到爆满。年轻人追个展,能把一座城市的消费增速拉高35%,泡泡玛特盲盒卖得飞起,天猫上潮玩销售额直接破亿,为热爱买单成了新圣经。
专家们预测,2025年情绪消费市场规模要破2万亿。
夜生活也成了消费主力场,光上海一个城市,今年6月以来夜间消费就干了880亿,博物馆开夜场,书店24小时营业,年轻人扎堆剧本杀、夜骑、地下Livehouse,自称暗夜精灵,白天是生存,夜晚才是生活。
三、健康这事儿,永远留了道后遗症
每年冬天甲流准时来打卡,症状跟当初阳了差不多,怕冷、发烧、咳嗽一条龙,虽说一周左右能好,但这熟悉的流程总让人心里发毛,病毒走了,疑神疑鬼留下了。
新冠后遗症还在冒新花样,英国有个姑娘康复后得了罕见病,一碰冷的东西就过敏,连吃冰淇淋都能休克,现在走哪儿都得带着肾上腺素笔保命,专家说这病毒可能永久改写了某些人的免疫系统,把冷空气当敌人打。
吃药这事也让人哭笑不得,浙江一位大妈
感冒吃了几天药,结果天天幻觉家里爬满青蛙黄鳝,吓得全家崩溃。
医生说是普通感冒药里的成分惹的祸,尤其老年人代谢慢更容易中招,治个感冒差点治成玄幻片主角。
说在最后
你说这些变化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礼品店老板肯定觉得糟透了,可社区团购团长笑得合不拢嘴,离婚律师忙到飞起,婚庆公司却闲得发慌。
世界永远在变,只是疫情像按了个快进键,有人还在怀念2019年前的“正常”,殊不知新常态早已悄然而至。
适应也好,嘀咕也罢,日子总得往下过,只是下次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人怎么这样”,你大概能会心一笑,不是人变了,是时代抖了抖身子,我们都得跟着晃一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