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4年9月的一天。我在连队里当卫生员,正按着团卫生队的要求,整理和清点连里小药库的药品,指导员走了进来。他扫了一眼桌上摊开的药瓶和清单,对我说:“小白,走,跟我去炊事班转转,看看他们卫生搞得怎么样。”
这差事其实是我的老本行。我是1982年当的兵,新兵连结束后,被送到军里参加了半年的卫生员培训,然后就分到8连来了。卫生宣传、营区防疫、战友们头疼脑热的处理,还有伙房的饮食卫生,都归我管。平时不用出早操,也不用管营区的公共卫生,但连领导时不时会派些临时任务给我,事情也不算少。
听到指导员突然要看炊事班卫生,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伙房卫生一直是我盯得最紧的地方,尤其季节变化的时候,最怕出食物中毒或者传染问题,上面机关三令五申,真出了事,我这个小卫生员责任可不小。可昨天我还去转悠过一圈,没发现什么不对劲啊。心里犯着嘀咕,但指导员的话就是命令,我赶紧放下手里的药瓶,跟着他去了。
![]()
到了伙房,从操作间到仓库再到饭堂,我挨个地方仔细看。地面挺干净,锅灶也擦得亮,各种家伙什摆放整齐,米面粮油也归置得挺好。一圈转下来,确实没发现什么卫生上的问题。我偷瞄了一眼指导员的脸色,他看起来也挺平常,不像发现什么大毛病的样儿。炊事班的王班长和副班长一直紧张地跟在我们后头,看着我们没挑出毛病来,他俩明显松了口气。指导员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对王班长说:“卫生保持得还行,要继续坚持……”
正说着话呢,外面传来三轮车的声音,是上士买菜回来了。车子停在伙房门口,上士和另一个战士开始把车上的肉、菜往操作间里搬。菜都搬得差不多了,就剩下肉准备入库的时候,指导员突然对刚进来的上士说:“哎,先别急着搬东西。”然后转过头看向我,“小白,你帮着对对票据,看看东西和账对上没?”
这活儿平时是炊事班班长或者副班长他们的分内事,按理说用不着我插手。但指导员点名让我做,我也只能照办。我接过上士递过来的一小沓票据,正准备核对,指导员却又对王班长说:“去,把你们库房的秤推出来,先称称今天买的肉有多重。”
王班长从一堆东西里挑出那几块肉,放到大秤上,仔细看了看秤杆上的刻度,报告道:“报告指导员,肉是15斤3两整。”
![]()
指导员接着问我:“票据上写的肉是多重?”我连忙在那沓票据里翻找肉的这张单子,一看数字,上面清楚写着:19斤8两!我立刻报告了这个数字,并把票据递给了指导员。
指导员的脸色“刷”地一下就沉了下来。他转身对王班长说:“去喊一下副连长和司务长,让他们马上到炊事班来!”我看上士的脸已经白了。没过几分钟,副连长和司务长都匆匆赶到了。指导员把票据交给他们,让王班长又当着所有人的面,再把那肉过了一遍秤。秤砣移动了半天,秤杆终于平平整整——还是15斤3两。
副连长和司务长拿着票据,对着这堆肉,又仔细核对了半天。空气有点凝住了。这时,指导员对我说:“小白,你先回去忙你的事吧。”我赶紧应了一声,快步离开了伙房回自己房间去了。
中午开饭,我习惯性地在饭桌上找上士,平时他都和我们连部的人一起吃饭,今天却没影儿了。我四周扫了一圈,其他班吃饭的人群里也没见着他。吃完饭,通信员偷偷告诉我:“指导员交代副连长了,让抓紧找个新上士顶班买菜,可不能耽误大家吃饭。”下午训练集合,我果然在9班的队列里看到了原来的上士,而平时站在那里的战士明好学不见了人影。到晚上吃饭,明好学却坐到了我们连部这一桌。哦,原来是他顶替了上士的位置。
这时候我才完全明白过来,上午指导员叫我一起去炊事班,哪里是真要检查卫生,分明是冲着抓上士买菜的问题去的。
连里这个上士,比我早一年当兵,算是个老兵油子了。大家都知道,他和副连长不仅是老乡,私下里还有点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这人脑子活络,自打管上买菜这摊事儿,不光跟副连长走得近,跟连里其他干部处得都不错,平时见了面总是笑嘻嘻的。不过,有战友私下议论过,说每逢有连干部家属来队探亲,上士就特别殷勤,跑前跑后。更有人遇到过几次,晚上见他把米面油还有肉菜送到家属住的地方去。连队采购一直有验菜的制度,可日子长了,这规定渐渐成了摆设。每次上士把菜拉回来,基本就是大致看一眼,然后在票据上签个名完事,谁也不好意思,或者谁也不敢真去较那个真。
今年6月份,我们连刚换的新指导员,他是从团政治处宣传干事的位子上调来的。没想到,到任才三个月,就当面给了上士这么一下,而且抓了个现行!人赃俱在——票据开了19斤8两,实际肉只有15斤3两。单这一笔就差了整整4斤5两!要知道,当时猪肉是1块2毛8分钱一斤,光是这笔肉钱,连队就损失了5块7毛6分钱。而我们那会儿,一天一个人的伙食费标准是8毛4分钱,他这一贪,就足足吃掉了将近7个人一天的伙食费!
![]()
这事发生以后,我倒是没听到连队哪个干部公开议论这件事,指导员也没有再往下深究,把这事弄大。但是,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伙房那边管得严了。从那以后,每次菜买回来,炊事班长、上士必须得当面核对票据,过秤称重,然后班长在票据上签字才算完事。
平时看着挺和气、总是笑眯眯的这位新指导员,原来刚到连队那三个月,已经把连里的干部战士都找去谈过话聊过了天。事情调查清楚了,处理起来才干脆利落。我们都看在眼里,那个犯了错的上士被撸下来,分到班里当兵,整天蔫头耷脑,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年底时他自己主动打了退伍报告,连里很快就批了。相反,经过这件事,新指导员的威信一下子起来了,连队风气变得比以前清爽了不少。我们感觉最直接的,就是食堂的饭菜确实比以前味道好些了,花样也多了点,大家对炊事班的抱怨自然而然也少了。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些事情会让人牢牢记住规矩的分量,也总有些人的做法和选择,让我们过了很久很久都依然记得清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