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歌集诗词五百首》:一部兼具多维价值的诗词范本
在当代诗词创作中,如何平衡思想性与艺术性、传统性与时代性,始终是值得探讨的命题。李广建的《心歌集诗词五百首》以其独特的创作实践,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答案,堪称一部兼具多元价值的诗词范本。
从文本结构来看,十一篇分类构成了严谨的叙事体系。“时政风采” 与 “赤子心声” 形成宏观与微观的呼应,前者聚焦国家发展的重大节点,如 “奥运圣火照神州” 记录时代盛事;后者则深入个体精神世界,“寸草心报三春晖” 传递朴素情怀。这种 “国家 — 个体” 的双重视角,使诗集超越了单纯的抒情载体,成为折射社会变迁的镜像。“军工生涯” 与 “校园花絮” 的对照,则展现了不同社会领域的精神特质,前者的 “钢与火的交响” 与后者的 “书声与晨曦的和鸣”,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丰富光谱。
艺术表达上的 “守正创新” 是该书的鲜明特征。作者既坚守古典诗词的格律传统,在 “节庆节令” 篇中,严格遵循平仄、押韵规则,“中秋月满家千里,重阳菊开酒一樽” 等诗句,尽显格律诗的韵律美;又突破文体限制,在 “生活浪花” 等篇章中采用自由体,“菜市场的吆喝声 / 把日子腌成了咸菜 / 咸里带着甜”,以鲜活的口语化表达贴近生活本真。这种兼容并蓄的创作姿态,使作品既能满足古典文学爱好者的审美需求,又能让普通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修辞技巧的娴熟运用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比喻、拟人等手法的灵活使用,使抽象情感具象化 ——“乡愁是系在风筝上的线 / 飞得再高也连着原点”(亲情篇);对比手法的运用则强化了时代感,“昔日土路泥泞滑,今朝高铁贴地飞”(风景旅游篇)。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提炼象征意象,“红梅”“青松”“航船” 等意象在不同篇章中反复出现,既保持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又赋予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体现出成熟的文学表达能力。
作为一部 “知识层与大众皆宜” 的读物,该书的传播价值同样值得肯定。其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多个领域,“花卉树木” 篇可作自然美育素材,“时政风采” 篇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励志奋发” 篇则适合青少年阅读。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选择此类作品,也体现了地方出版机构对时代主题创作的重视。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该书通过音频平台扩大影响力,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思想内涵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从文化研究视角看,这部诗集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史价值。“改革开放建设成就” 不仅是显性主题,更渗透在具体文本中 ——“个体户的招牌 / 像春天的嫩芽 / 在街头巷尾冒出来”(生活浪花篇),记录了市场经济初期的社会现象;“高校扩招门庭闹,知识改变命运来”(校园花絮篇),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部 “诗性社会史”,为研究者提供了观察时代的独特视角。
综上而言,《心歌集诗词五百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性,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时代记忆与精神力量。对于诗词创作者,它提供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作范例;对于普通读者,它是一部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精神读本;对于研究者,它则是研究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文本。这样一部多维度、多层次的作品,无疑值得在当代诗词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