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争,到目前为止,除了中美还在关税谈判外,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基本都已经确定,特朗普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在忙完关税战争之后,下一个目标清晰且明确,就是俄乌战争。在访问英国,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完成贸易谈判之后,特朗普就放话称,要求俄罗斯在1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就将对俄罗斯采取“二级关税”措施。
![]()
当威胁遇上实力,三种截然不同的反应,8月8日这个日子,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普通的周四。
但对国际政治来说,却是个关键节点。特朗普给俄罗斯设下的停火期限就在这一天,100%关税的二级制裁威胁如利剑悬顶。
面对同样的威胁,三个大国给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中国方面的回应最为坚决。
外交部发言人直接表态:中方反对任何单边制裁,只会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说了不算,中国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
这招够绝的,相当于说:“你们要是还买俄油、收俄气,别怪我连你们一块儿收拾!”目标就一个:逼俄罗斯老实坐下谈停火。
这把压力火烧得够旺。压力之下,东方的两大巨头,中国和印度,那确实是腰板挺得溜直,骨头硬得很。
![]()
面对特朗普“不跟俄罗斯断交就来收拾你”的恫吓,一点“下跪”的意思都没有,该怎么做生意还怎么做生意,旗帜鲜明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这“扛着美国压力”的立场,赢得了不少尊重,也实实在在地支撑着俄罗斯战时经济的一条重要输血管道。就在人们以为中印扛住了正面压力,局面会继续僵持的时候,西方媒体却曝出了俄罗斯自己似乎要“松口”的消息。
![]()
印度外交部更是态度强硬地表示,俄罗斯与印度是历经考验的伙伴关系,印度在与各国交往时,始终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考量,绝不会因受到第三方的施压,就轻易改变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
至此,特朗普的“二级制裁”对中印的威胁已然失效。特朗普此前宣布对印度的关税为25%,就已经导致美印关系急剧恶化。若美国对印度征收100%的二级制裁关税,那无疑等于彻底切断了与印度的生意往来,还会将印度彻底推向俄罗斯的怀抱。
![]()
霸权自伤:极限施压的意外反噬
俄罗斯的这步棋,真正想换取的,是美国收回那根指向其伙伴的“毒箭”。这步棋的逻辑十分清晰:俄罗斯不能接受因自身的战略追求,而让恪守中立的伙伴国无辜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动摇彼此的合作根基。
与其说是向美国低头,不如说是为东方的重要伙伴撑开了一把保护伞,避免友谊的小船在美国掀起的经济风暴中倾覆。这其中既有现实的利益考量,也透露出一种极限压力下,对伙伴关系最后的守护与担当。
![]()
这场博弈的涟漪,远不止于莫斯科的盘算,它更清晰地折射出全球权力格局的第三重悖论:霸权越是试图用极限施压来维护地位,就越可能加速自身影响力的流失。曾几何时,美国的制裁令一出,世界纷纷响应。
但这一次,华盛顿的威胁效力大打折扣。这背后,是世界经济版图早已发生的深刻变迁。美国的GDP占全球比重已从世纪初的三成以上降至如今的两成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比重则稳步攀升。力量对比的变化,自然会侵蚀单边霸权的根基。
![]()
更有趣的是,美国的极限施压在客观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它非但没能成功孤立目标,反而倒逼中、俄、印等国加速构建独立于美元主导的贸易与支付体系。中俄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印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循环正在“抱团取暖”中悄然成型。霸权最响亮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新秩序诞生的催化剂。
![]()
基辅困境:最难啃的骨头
不过,即便俄罗斯与美国能在理论上达成某种默契,这盘棋也远未到终局。真正的难题,重重地落在了乌克兰的肩上。对基辅而言,普京抛出的“空中停火”方案不啻于一杯苦酒。在地面战事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无人机、远程导弹等非对称打击手段,是其维持战局、对俄造成实质性损伤的最有效王牌。
![]()
接受空中停火,无异于自断臂膀,放弃最具主动权的作战方式。泽连斯基当局是否会为了后方的片刻安宁,而饮下这杯可能导致战场局势恶化的毒药?这颗棋盘上最不确定的棋子,最终决定了这场交易能否真正落地,让风暴稍歇。
当曾经的规则制定者发现,其发出的指令不再一呼百应,其挥舞的武器边际效应递减,而棋盘上的所有玩家都开始基于自身利益独立计算得失时,世界的天平,已经悄然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