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2024年5月,一家位于德国的医疗设备制造商通过中国代理商向上海港口报关进口一批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型号为U-SCAN-5000,计划投放中国二级医院市场。
产品已获得NMPA注册证书,在欧盟持有CE认证,进口代理方也具备合法资质。然而,该批设备在海关申报阶段却遭遇系统拦截与查验滞留,最终因归类错误未能提供所需监管资料而被责令退运。
![]()
二、问题复盘:归类错误触发的监管条件不匹配
企业原申报情况:
![]()
❌ 导致的问题:
- 原申报编码未包含自动进口许可证(A监管代码)要求;
- 系统自动核查NMPA注册证编码与申报税号不一致;
- 被判定为归类不实+资料缺失,无法完成审单放行;
- 最终造成滞港13天,退运成本约人民币8万元。
三、错误根因解析
1. 归类策略未与注册证联动
NMPA注册证上明确标注“超声波影像诊断设备”,其应归入9018.12类下设备,但企业为规避A监管条件,误选“其他类”,造成数据系统不匹配。
2. 忽视监管条件自动匹配机制
中国海关已实现HS编码+监管代码+注册证号三项联审。申报税号与注册证归属税号不同,将自动提示“监管资料缺失”。
3. 标签与资料描述不一致
货物外包装标签写有“Portable Ultrasound Scanner”,而申报资料中中文描述模糊,未体现影像诊断用途,进一步加深查验概率。
四、合规建议
![]()
五、结语
在医疗设备进口流程中,看似简单的HS编码归类,往往会成为合规与否的分水岭。随着中国海关与药监部门系统联通,企业在申报环节必须强化“注册证-税号-监管条件”三重一致原则,避免因细节疏漏造成高成本退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