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特朗普政府把对华关税猛地提到145%,创下历史新高,太平洋两岸的较量肉眼可见地升温。
这时候,网上突然冒出不少"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声音,劝着要学会妥协,说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
![]()
可只要看看俄罗斯这几十年的遭遇,就该明白:这种话听着顺耳,实则是把人往沟里带。
因为俄罗斯用一次次惨痛教训证明,面对霸权,妥协从来换不来尊重,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尤其是现在,中美对抗越是激烈,中国就越得从俄罗斯的跟头里看清方向,这两点必须死死咬住,半点不能松。
![]()
战略误判
回溯到1990年,戈尔巴乔夫在和西方谈判时的那份天真,至今仍让人扼腕。
为了换美国一句"北约不会东扩"的口头承诺,他痛快答应了两德统一,连份书面协议都没要。
![]()
当时他大概觉得,这是为苏联换来了和平空间,可转头看,这成了苏联解体的开端。
世界银行后来统计,1991年苏联解体时,国家积累的10万亿美元优质资产,在所谓的"私有化"中被贱卖成了10亿美元,GDP比两年前缩水38%,比美国大萧条时期跌得还狠。
![]()
叶利钦接棒后,非但没吸取教训,反而把对西方的幻想推向了极致。
1992年,他照着美国专家开的方子搞"休克疗法",结果成了经济灾难:卢布汇率从1比1.8暴跌到1比3235,800多万人一夜之间失业,超市货架空得能反光。
![]()
那些支撑苏联工业的军工企业,被华尔街资本用白菜价买走——有家能造坦克发动机的工厂,成交价还不够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的钱。
更要命的是战略空间的步步失守。1997年克林顿在赫尔辛基拍着叶利钦的肩膀说"北约东扩会克制",转年就把波兰、匈牙利、捷克拉进了北约。
![]()
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这几个前苏加盟共和国挂上北约旗帜时,俄罗斯的西部防线已经从柏林退到了乌克兰边境,足足往后缩了1200公里。
北约官网的数据摆在那,到2024年已经完成六次东扩,成员国从16个变成32个,乌克兰、格鲁吉亚还在排队,枪口离莫斯科越来越近。
![]()
俄罗斯决策困境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里的挣扎,更像是过去错误的延续。
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乌分家太草率,顿巴斯、克里米亚这些世代亲俄的地区,稀里糊涂就划给了乌克兰,好比把家里的钥匙随手递给了邻居。
![]()
2004年美国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把亲西方的尤先科扶上台,这个国家开始疯狂"去俄罗斯化":拆苏联纪念碑、禁俄语教学,连工厂里的俄制设备都要砸了换西方型号。
2014年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回俄罗斯时,顿巴斯的亲俄民兵离基辅已经不远了,可俄罗斯怕西方制裁,签了《明斯克协议》把冲突冻了起来。
![]()
这一停就是8年,乌克兰趁机接了美国超千亿美元的军援,把民兵熬得快撑不住了。2022年俄罗斯再出兵,面对的已是北约训练的职业化军队,彻底陷进消耗战。
世界银行2023年报告显示,俄罗斯GDP虽然只缩了0.2%,但军费占比飙到6.8%,相当于每年砸掉两个广东省的财政收入。
![]()
美国这套"代理人战争"的玩法,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对付俄罗斯,就让乌克兰当先锋;轮到中国,就把台湾地区、南海周边当成棋子。
特朗普把关税提到145%,拜登卡芯片脖子,本质上都是一个路数:用小冲突拖垮对手,自己躲后面发战争财。
看看俄乌冲突里,美国军工股三年涨了180%,而俄罗斯赚的石油钱全变成了炮弹,民生投资砍了40%。
![]()
两个关键
中国要是学俄罗斯妥协,后果不堪设想。1980年代日本在美日贸易战里服软,签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制造业优势一夜尽失,至今还在"失去的三十年"里打转。
苏联更惨,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退一步被压一步,最后连国家都没了。
![]()
这些前车之鉴摆在眼前,中国必须咬死两个关键——战略自主权和发展主动权,缺一个都可能翻车。
战略自主权,说白了就是"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美国想让中国停掉5G研发,中国偏让华为把芯片做到7纳米;美国在台海挑事,中国就用常态化军演划红线。这不是硬扛,是守底线。
![]()
就像"一带一路",到2024年已经和152个国家签了协议,中欧班列开了8万多列,把贸易主动权攥在手里。
美国想卡脖子才发现,中国的朋友圈早就做大了,去年和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比超50%,就算少赚美国的钱,日子照样能过。
![]()
发展主动权更关键,核心是"技术不被卡脖子"。俄罗斯就吃了这亏,战机发动机靠乌克兰供,航母维修求土耳其,制裁一来,军舰只能在港口生锈。
中国早看透了这点,华为被断供后,三年就搞出自主5G芯片;中芯国际28纳米工艺量产,手机、汽车芯片不再看人脸色。
![]()
2025年要建500个智能制造工厂,就是要把产业链的根扎在中国土地上。
这两点像人的两条腿,少一条都走不稳。没有战略自主权,发展得再好也是替别人打工,就像日本半导体,美国一句话就能拆得七零八落。
没有发展主动权,战略自主就是空谈,苏联航母再厉害,经济撑不住,最后只能拆了当废铁。
![]()
现在的中美博弈,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能熬到最后。俄罗斯耗不起,经济太依赖石油,涨价时风光,跌了就心慌。
中国不一样,41个工业大类全齐,从袜子到卫星都能自己造,14亿人的大市场能消化自己的产品。
去年GDP按购买力平价算有35万亿美元,比美国还多,这就是底气。
![]()
美国其实也怕硬碰硬。它在亚太的海军舰艇总吨位,已经被中国追到70%,关岛基地离中国本土才3000公里,真打起来讨不到好。
去年中美贸易额降了1520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单周就跌9.2%,说明它的经济也扛不住全面对抗。
![]()
结语
历史早把答案写明白了:对霸权妥协,换不来和平,只能换来得寸进尺。
苏联退到最后解体了,俄罗斯退到家门口打仗了,中国不能再走这条路。
![]()
咬住战略自主权和发展主动权,不被美国带节奏,不跟着别人的规则跳舞,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毕竟,大国崛起从来不是靠求饶,是靠自己手里的硬家伙,和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