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局内人,真实的局外人······无所谓了,反正以前的“局”已经摇摇欲坠,人人都做自己的“局”。
![]()
先说说局外人的简史。
三千年前以先,局内人和局外人以族群血缘划分。
商周之变以先的华夏,局内人是商族人,其他族系都是局外人,友方、鬼方、敌方······根据远近,形成等差数列。
古埃及、古波斯、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差不多。王族贵族、祭司先知君王、婆罗门刹帝利等是局内人、其他人是局外人
在这一点上,希伯来表现最纯粹,以色列是局内人,其他都是局外人。
从三千年前开始,局内和局外慢慢变成以文化认同划分。
商周之变以后的华夏,把天下分为九服。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单位,依次设置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九级行政层级。基本上五服之内属于华夏,中国,局内人。五服之外,什么蛮服、夷服、镇服、藩服,一听就知道是夷狄,局外人。但圣人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讲究的不是血缘,而是文化认同,甚至汉武帝时,还有匈奴人金日磾进了帝国决策中枢,成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唐代有很多倭国人、新罗人当政府官员。后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满族人统治,都因上尊华夏,下拜孔圣被成为局内人。
不论血统,人人都可以入局。
而且,在局内,也有高低错落。城里的被称为国人,城外的被称为野人。国人里有贵族,后来叫士大夫,也有平民、奴隶。先是以王权为核心的行星、卫星的宇宙结构,秦代后成了以皇权为最上层的九层妖塔,俯瞰像层层涟漪的同心圆。
这样的设计就像是做局。
古希腊的局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说人人都是城邦动物。这里指城邦里的男人;城邦里的奴隶和城邦外的人,都没有公民权利和尊严。
古罗马的局是罗马公民权,“有人生来就在罗马”,罗马人和外省人,如同局内人和局外人。
局,成为隔阂、裂缝与鸿沟?如果取消这个鸿沟,人人入局,是否就没有了局外人?
罗马帝国中期,国王卡拉卡拉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他颁布的《安东尼努斯敕令》规定,所有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人,比如埃及本土居民和 希腊人均可获得完整公民权,该法令废除了罗马公民与行省居民的身份差异,所有自由人享有同等权利。反而引发了行省居民对公民权价值的质疑,削弱了他们为获得公民权而奋斗的动力。后来,这一规定成为了罗马从盛到衰的转折。
局,在本质上是一条身份的鄙视链,每个人都在这个链条上找到价值和安全感。
哪怕是古印度的吠陀,这辈子都只能是局外人,但也可以凭借种姓制这个局,鄙视更低等的首陀罗和贱民,这是他们的价值和安全感。并通过这个局,来世有晋升局内人的希望。
在中国,儒表法里,儒道互补,儒释道一体的秩序到了明清已非常成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鄙视链,当原来的蛮夷也成局内人。而那些鳏寡孤独、失贞妇女、流民土匪、五马六道等边缘人,处于这套秩序鄙视链之下,是局外人。
太平时,可以在鄙视链里攀爬,比如科举取仕,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
乱世时,可以在鄙视链里厮杀,比如流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街踏尽公卿骨。
最后形成新的局内人和局外人。但局还是儒法道那套的鄙视链,只是在不变的承重墙里,重新做了内装。
局是让所有人肝脑涂地的裂缝。
局外人都想冲进去,局内人都不想被冲出来。
如果取消了局,反而让所有人找不到价值标杆。神圣性的消失让整个文明里的人找不着北。局外人不会消失,只是重新造局。
罗马取消了“罗马公民权”这个局,罗马帝国的光环就不再,蛮族入侵,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成了必然。直到罗马教廷和新的王权建立新的价值标杆,新的局。中世纪,全民受洗的欧洲,异端异教徒成了局外人。打仗死人主要都因宗教战争。
现代后,每个民族国家成了一个局。人民成了局内人,被人民砖政的对象成了局外人。
后现代,局外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翻转。
加缪写过一本书,就叫《局外人》,主角默尔索在参加母亲葬礼后打架斗殴被捕入狱,法官根据他参加葬礼时没有流泪而且还与女同事看滑稽电影的行为表现,认定他是一个毫无人性的杀人犯。不仅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辩护律师代替他发言,养老院院长、母亲的朋友、他的朋友、玛丽、雷蒙等人都没有针对打架斗殴案件本身,而是针对默尔索的为人做出了矛盾的证词,每个人似乎在说自己眼里的默尔索,像一个罗生门,真相无人关心。默尔索则拒绝为自己掩饰、拒绝悔过,最后被判死刑。
默尔索和神甫进行了辩论,打算放弃上诉,因为他认为人既然要死,怎么死和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只希望行刑那天有许多观众用仇恨的喊声来消解他的孤独。
默尔索可以逃掉审判,只要在母亲葬礼上装作悲伤流泪,装作符合社会价值观就可以。
《局外人》说到“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局外人》揭示出传统和现代的“局”看上去很美好,但那些局内人,往往会装得很良善,装成“局”价值的信徒。想起我受洗时也假装流泪。
![]()
《局外人》说出来后现代的真相,我们其实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以前日用的饮食是神赐给我们,现在国家、社会,整个系统都可以给。AI时代,不仅饮食,我们的医治、情感抚慰、性爱都可以通过系统得到。所有的都可以是商品。连神圣感都可以让AI给到,如果你需要的话。
虚伪的局内人,真实的局外人······无所谓了,反正以前的“局”已经摇摇欲坠,人人都做自己的“局”。
梳理完局外人的简史,再顺藤摸瓜,看看局外人的未来。
“局”的消失,让古罗马后期那样,导致神圣性的堙灭,万神殿毁于战火,直到新信仰的重建。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目前这一局毁于荒诞,就像《局外人》男主角的命运。
未来,依旧会有新的“局”重建。
所以,在未来的局里,一个新的“神”拔地而起,在这个“神”里,每个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内心,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它里面没有孤独和空虚,也消解了荒诞,处处是心流,人人是超人。日用的一切所需,它都可以给到。
新“神”综合一切人的信仰,以及各种理性、情感、意志。
恐怕只有理性本源的创新,真正的家庭,善恶的本源,是新“神”无法满足的。
真正的基督信仰和这个新“神”,这个局又会拉出什么张力?
这也是叩问人之为人的终极时代。
那时,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