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2岁复旦女教师患癌离世,遗言曝光:4个习惯或是帮凶,引以为戒

0
分享至

周五下午,32岁的老师按完最后一节课,背着厚重的文件包,疲惫地在教学楼里走廊上踱步。她换口气,准备整理又一份申报材料。自从博士毕业归国任教,每一天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一年到头,两岁的孩子总说“妈妈回家太晚”。林老师也常常自嘲,学术成果越来越多,但陪伴家人的时光越来越稀薄。

这天傍晚,她感到腰疼又犯了,麻麻地仿佛蔓延到脊柱深处。她安慰自己,“再坚持几天,忙完这一阵就没事了”。没想到,仅仅几步路以后,整个人突然瘫软在地。送医检查后,骨头大片暗影、脊柱弯曲,医生给出结论时全家都呆住了——乳腺癌晚期。



没人想过成绩斐然、体检一向没问题的林老师会倒在病魔脚下。面对病床,她不断回想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是不是哪里走错了路?“如果我早点懂得留点时间给健康,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林老师的故事,其实正是复旦大学已故教师于娟的人生缩影。于娟生前留下的遗言与反思,如今依然让无数人心头一紧。她反复提醒:这4个生活习惯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不少年轻人自诩身体棒,但健康未必经得起日复一日的小透支

到底哪些坏习惯让“癌症”悄悄找上门?真实案例和权威数据这样说

很多人觉得癌症只是“中老年人才会得”,仗着年轻肆意透支。但医学调查不断打脸。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大城市青壮年乳腺癌、肠癌、肺癌发病率已经连年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防癌指南指出,超6成癌症和可控的生活方式相关,部分“健康人”其实危险潜伏已久。

复旦女教师于娟去世前深刻反思了这段经历。她的日记里提到的4个“癌症帮凶”,在很多高学历、拼搏一族的生活中,几乎都存在:

饮食放纵,无肉不欢于娟回忆,工作学习紧张时,她常靠大鱼大肉“犒劳”自己,蔬果摄入几乎靠外卖搭配。久而久之,肉类油脂吃得超标,每顿“无肉不欢”,结果成了健康隐患。过多红肉摄入容易刺激肠道负担,使致癌物积累。
《中国食物成分表》推荐,一周红肉摄入应低于500克。世界癌症基金会警告:红肉和加工肉摄入过多会导致结直肠癌等癌症风险提升17%~30%,并非耸人听闻。



夜夜熬夜,生物钟紊乱“没早过凌晨1点”,几乎是她留学和科研期间的常态。睡眠长期不足,会让免疫系统“罢工”,内分泌紊乱,细胞修复时间被严重压缩。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长期熬夜者患癌风险提升18%~30%,乳腺、肠胃、淋巴等部位尤为突出。彻夜工作精神短期顶得住,身体账本迟早要“对账”。

无感环境污染,掉以轻心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空气、噪音、辐射等污染远高于很多偏远地区。于娟坦言,自己习惯了楼下马路噪音和空气霾灰,日常防护几乎没有。中国癌症地图显示,发达沿海大城市癌症高发,环境因素占了不小的比重。

突击工作,极限消耗她自述学生时代习惯“拖延突击”,左手一杯咖啡、右手拼命写论文。临近ddl,能连续看书复习20小时以上。表面上短线冲刺提高效率,实际上这种反复透支让身体疲劳无以恢复。一次偶然的“极限输出”,成为压垮健康的最后稻草。身体“超速行驶”,出事往往没一点征兆。



这些习惯,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在做。但一旦汇总起来看,患癌风险就会“彼此增幅”,蝴蝶效应的累积带来的严重后果,远比想象中可怕。

认清隐藏风险,养成新习惯,这3个动作更值得你每天坚持

于娟在日记中反复说,不要等身体“报废”之后才后悔。其实防癌不是多难的事,关键在于把控生活的点滴

健康饮食结构是底线。不必完全戒肉,而是每餐牢记蔬菜多于肉类,一周红肉不超500克,优选鱼虾、蛋、豆制品替代部分肉食。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有效摄入膳食纤维,帮助身体清除“毒素垃圾”。外食族尤其要留意外卖中“高油、高盐、高糖、腌制”陷阱。



规律作息比努力更重要。“困了还强撑”不等于敬业,尽量晚上23点前上床,打造卧室安静且舒适的睡眠环境。假如长期失眠,建议及时借助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别把“年轻就是本钱”挂嘴边,透支健康只会让遗憾发生得更早。

明智择业,适度释放生活压力。拼搏固然可贵,但始终要预留属于自我的空间。哪怕是“deadline前最后一搏”,也要适当给自己安排运动、放松的时间。工作和生活不是简单的拉锯战,而是彼此成全。调整节奏,少拖延、不突击,既保护身体,也能获得更高性价比的成果。

还有,不要迷信“按时体检意味一切正常”。癌症筛查一定要做针对性筛查,可根据家族史或实际风险定期做肿瘤标志物或影像检查。有乳腺癌、肠癌高危家族史的女性,建议每年做彩超或肠胃镜检查,别等症状出来才后知后觉。



癌症并非运气差,而是长年累月“小恶习”慢慢积累的后果。别把自己置于危险边缘,哪怕一点点改变,每天都可以离健康更近一点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分寸拿捏和调整里。现在开始也不晚,生活本就不该只有拼和卷——给身体多留点空间,让自己活得更久、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荷兰退出干预,将公司控制权归还中国母公司,但还留了个尾巴

荷兰退出干预,将公司控制权归还中国母公司,但还留了个尾巴

潮鹿逐梦
2025-11-19 20:50:02
秋假还得看浙江!男老师带50多名学生夜宿绿皮火车视频火了

秋假还得看浙江!男老师带50多名学生夜宿绿皮火车视频火了

大象新闻
2025-11-19 20:14:02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20 00:00:36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贰文
2024-10-31 00:30:11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9 11:53:40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越乔
2025-11-19 23:11:15
广东全运获惊喜!陈家政四强轰32分!顶投三分+反击能力太狠了!

广东全运获惊喜!陈家政四强轰32分!顶投三分+反击能力太狠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9 22:16:56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参考消息
2025-11-19 14:42:06
马特乌斯:我和马拉多纳就像梅西和C罗,但我们场外相处更多

马特乌斯:我和马拉多纳就像梅西和C罗,但我们场外相处更多

懂球帝
2025-11-20 06:29:03
Tabe离队真相曝光,AL粉丝无法接受!TheShy转会迎来最终大结局

Tabe离队真相曝光,AL粉丝无法接受!TheShy转会迎来最终大结局

姚某人说联盟
2025-11-20 00:02:34
上海波涛装饰(集团)有限公司8.14触电事故报告公布,致1人死亡

上海波涛装饰(集团)有限公司8.14触电事故报告公布,致1人死亡

中国基建报
2025-11-18 18:30:51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17 10:09:24
南部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相继发声!

南部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相继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3:55:09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李将平老师
2025-11-18 20:28:43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极目新闻
2025-11-19 22:40:07
吴艳妮复盘全运会:为自己表现打0分,我现在很想哭但要坚强

吴艳妮复盘全运会:为自己表现打0分,我现在很想哭但要坚强

全景体育V
2025-11-19 22:13:01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好贤观史记
2025-11-19 15:34:28
李晨洋获全运男子撑杆跳金牌

李晨洋获全运男子撑杆跳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9 22:07:12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2025-11-20 07:11:00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27文章数 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亲子要闻

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