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92岁“中国保尔”的生命追问】
山东沂源县的一间老屋里,92岁的朱彦夫正用变形的残肢撑着轮椅,围坐的子孙都安静听着他讲长津湖的雪:“那年冬天雪大得能埋住人,战友们的枪却一直对着敌人的方向。”
这个没了四肢和左眼的老人,为啥被叫做“中国保尔”?
他10岁没了爹、17岁成了残疾人、55岁又没了老伴,一辈子都被苦难填满,到底是咋活的,能回答“人该咋活”的问题?
![]()
【烽火淬炼的沂蒙少年硬汉】
1933年生于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爹娘都是种地的,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跟着拾草、放牛,没穿过一件囫囵衣裳。
1943年冬天,日寇“扫荡”进村,父亲为掩护乡亲转移,被刺刀挑中胸膛,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那天朱彦夫抱着爹冰冷的身子,眼泪冻成了冰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长大了一定要打跑坏蛋。
1947年,14岁的他揣着父亲的旧棉袄找到区中队,队长嫌他个子小,他就死缠硬磨,说“爹没了,我要报仇,要让更多人不没爹”,软磨硬泡半个月,终于穿上了军装。
跟着部队打孟良崮,他背伤员、送弹药,子弹擦着耳朵飞也不躲;渡江战役时,他拽着木船绳横渡长江,胳膊被礁石划得血肉模糊也没松过手;淮海战役最激烈时,他摸黑摸到敌人碉堡下,孤身炸掉三座火力点,战友们都说“这娃子命硬,胆更硬”。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刚满17岁的朱彦夫听说要跨过鸭绿江,第一个报名:“爹是日本人杀的,现在敌人又要把战火烧到家门口,我必须去!”
![]()
【长津湖17岁半残躯烈士】
1950年11月,朱彦夫跟着部队跨过鸭绿江,直奔长津湖。那年冬天,长津湖的雪下得邪乎,-40℃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他所在的250高地成了主战场,战友们趴在雪窝里,枪栓冻得拉不开,嘴唇裂得全是血口子,可没有一个人往后退。
打到最后,全连战友都冻成了冰雕,枪还指着敌人的方向,只剩他一个能动弹的。他抱着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人碉堡,“轰”的一声响,左眼炸飞了,左手左脚炸得只剩骨头渣,肠子从肚子里流出来,他咬着牙把肠子塞回肚子,用破棉袄裹住伤口,开始往回爬。
雪地里爬了三天三夜,渴了抓把雪吃,饿了啃冻硬的土豆,爬到第七天,被志愿军巡逻队发现时,他浑身冻得发紫,只剩微弱的鼻息,左手左脚已经冻烂发黑,右手右脚也没了知觉。
后来被送回国,医生说他能活下来就是奇迹,可谁也没想到,这个17岁的半大孩子,连四肢带左眼都保不住了。
![]()
【从寻死废物到自理战士】
在医院躺了93天,做了47次手术,左手左脚齐根锯掉,右手右脚剩半截,左眼彻底瞎了,右眼只剩0.3的视力。刚醒那会儿,朱彦夫觉得自己成了废物,活着比死还难受,半夜偷摸找剪刀,被护士发现夺了去。老领导来看他,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活着就是胜利,战友们都盼你好好活”,他这才想起雪地里冻僵的弟兄,眼泪哗哗往下掉,把剪刀扔出了窗外。
回到沂源老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练吃饭,用残臂夹着勺子往嘴里送,饭洒一身,碗摔得满地碎片,摔碎140多个碗后,终于能把饭喂进嘴;学走路更难,假肢磨得腿肚子血肉模糊,结痂又磨破,破了又结痂,走一步摔一跤,爬起来再走,半年后居然能拄着双拐慢慢挪。
在荣军医院养伤时,护士陈希永总偷偷给他塞鸡蛋,说“你比正常人还强”。这姑娘不嫌他残疾,辞了城里的工作,背着家人跑到山村照顾他,1956年两人结了婚。有了媳妇撑腰,朱彦夫更来劲,不仅学会自己穿衣、读书看报,还能帮着家里搬石头、蹬三轮拉粮食,村里人都说“这残废汉子,比壮汉还有劲”。
![]()
【25年支书带乡亲成首富村】
1957年冬天,朱彦夫揣着每月36元抚恤金回了村,看着乡亲们还在吃救济粮,他红着眼说:“战友们用命换的太平,不能让乡亲们过苦日子。”那年他当选村支书,一干就是25年。
开春就带着人修暗渠,1500米长的石头渠,他趴在地上量尺寸,残肢磨得渗血也不歇,水渠通了,40亩旱地变成良田;村里缺水,他拄着双拐跑县城找水利专家,在山上趴了三天勘探,打出三口井,乡亲们终于不用跑十里地挑水;1971年要架电线,他拖着17斤重的假肢跑淄博、潍坊找材料,在工地指挥布线,手指冻僵了就用嘴咬,张家泉村成了全乡第一个亮电灯的村。
25年里,他带着乡亲们买拖拉机、搞副业,让村子成了全县亩产超300公斤、人均收入最高的“富裕村”,假肢磨坏7副,残肢上的伤疤叠着伤疤。1982年,医生说他的腿再也撑不住了,他才把村支书的印交给下任,可半夜里,他总摸出个皱巴巴的本子——那是指导员牺牲前塞给他的,上面记着全连战友的名字。
【7年33万字嘴咬笔写就书】
1982年,朱彦夫因身体原因辞去村支书职务。55岁那年,相伴26年的妻子陈希永因病去世,这个支撑他走过最艰难岁月的女人,终究没能陪他走到最后。整理遗物时,他摸到了那个皱巴巴的本子——指导员牺牲前塞给他的全连战友名单。他想起长津湖雪地里冻僵的弟兄,想起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兵,一个念头在心里扎了根:"得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埋在雪地里。"
没上过几天学,右眼视力只有0.3,双手只剩半截残臂,怎么写?朱彦夫把钢笔绑在残臂上写,写不了几个字就掉;用嘴衔着笔写,口水顺着笔杆流,牙齿咬得笔杆变形,先后咬断7支钢笔;实在不行就用断臂抱着书,趴在炕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抠。4本字典被翻得卷了边,纸页掉了一地,用掉的稿纸堆起来超过半吨。夏天汗水浸透稿纸,冬天残肢冻得发僵,他就烤烤火继续写。七年时间,他趴在炕上写出了33万字的《极限人生》。新书出版那天,他在扉页写上长津湖牺牲战友的名字,点燃书页,对着火光喃喃自语:"弟兄们,我把你们写出来了。"后来,他又用两年时间,写出了24万字的《男儿无悔》。
![]()
【中风瘫痪做未来灯塔】
2014年冬天,81岁的朱彦夫在县里作报告时突然栽倒,医生说右侧身体彻底瘫痪,以后只能躺床上。可他第二天就咬着牙练坐,让护工扶着墙挪,磨破20多块按摩垫,硬是能自己挪到轮椅上。每天凌晨五点准时醒,让护工帮着活动胳膊腿,说“瘫了也不能躺成泥,战友们看着呢”。
子孙们来看他,他总拉着讲长津湖的雪,讲战友冻僵还握着枪的手,说“忘了他们,咱良心不安”。后来得了“时代楷模”“人民楷模”奖章,他让儿子别挂墙上,放书桌上,说“这不是给我的,是给那些没回来的弟兄”。
92岁这年,他对着轮椅前的曾孙比划残臂:“人这辈子,别怕摔跟头,摔碎了再拼起来,照样能给后人挡挡风。”他的话像老屋墙上的标语,虽褪色却依旧有力——活着,就是要让后代记得,今天的暖,是当年的雪焐热的;现在的甜,是战友们拿命熬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