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兵团为何冻死4000余人?宋时轮:朝鲜民工大批逃亡,伤员无人抬

0
分享至

1950年冬,朝鲜北部。

志愿军战地医院的一张记录卡片上,写着一串数字:“体温27度,瞳孔固定,无呼吸反应。”落款时间是凌晨三点,地点是长津湖以南的一个山坳。

记录员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纸张边缘还有一块被冻硬的血迹。

很多年后,这份卡片被归档时,人们才发现,它不是战斗阵亡的报告,而是冻死的统计。

这事儿,起初谁都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第9兵团,那可是国内战场上的王牌部队,打过淮海、打过渡江,哪一仗不是拼出来的?可到了朝鲜,第一仗还没怎么打呢,就先折了四千多人在冰雪里。



那时候情况紧急。

美军东线推进得快,中央军委决定把第9兵团调过去顶住。

调动命令是10月底下的,部队11月初就得出发,时间短得惊人。

宋时轮,当时是兵团司令员,接到命令的时候人还在上海,连夜赶回部队,直接带队北上。

说起来,第9兵团是从华东调来的,战士们大多是南方人,穿的是棉衣,但那种棉衣是江南冬天用的。

帽子是大檐帽,鞋子是帆布解放鞋。



一过鸭绿江,天就变了。

到了长津湖一带,夜里能冷到零下三十多度,风像刀子一样割脸。

有人形容那种冷,说:“一口气吸进去,肺都像要冻裂。

宋时轮其实早就意识到装备不行,路过沈阳的时候,他专门找了东北军区的贺晋年,说:“我们这身装束,扛不住朝鲜的冬天。”贺晋年立刻调了点库存的日军棉衣和棉鞋,可实在不多。

更麻烦的是,后续的御寒物资,运输途中被美军飞机炸了大半。

前线能分到的,所剩无几。



缺衣不说,粮食也紧张。

冻土里挖不出地道,火都生不了。

战士们饿着肚子,靠啃冻豆饼、喝雪水撑着。

有人脚上起了冻疮,变黑发硬,还是坚持站岗。

有人手指冻得不能弯,子弹都装不上膛。

可就是没人喊苦。



真正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是那些伤员没法抬下去。

那会儿后勤全靠朝鲜民工担架队。

可这些人,大多是临时征来的老百姓,没受过训练,也没什么心理准备。

一听见敌机轰炸就全跑了。

战场上,负伤的战士倒下了,后面没人接上来。

有的躺了一夜,天亮就冻死了。



宋时轮后来写检讨,说得很直白:“担架民夫少,且系临时动员的老百姓,未经教育,大批逃亡,致有大批伤员冻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没加任何修饰,也没找借口。

就是这么冷静,也这么沉痛。

美军那边其实也不好过。

陆战一师装备再齐,棉服再厚,也有七千多人冻伤。

但他们有飞机,有热食,有自动加热的罐头汤,而志愿军连热水都烧不上。

两边的差距,不光是装备,更是供给体系的差距。



不过就算这样,第9兵团还是完成了任务。

他们在长津湖一带夹击美军,把陆战一师切成几段,围歼了“北极熊团”。

那仗打得极其艰难,白天被敌机压着,晚上冒着冷风突击。

美军自己都说:“他们像一根根冻硬的木头,又像一根根倒下的木头。

有一段记录,是美军军官写的。

他说在一个山口,看到十几个志愿军士兵蹲伏在雪地里,持枪待命。



他们以为是埋伏,绕路走了。

后来回头看,发现那些人早就没气了,冻死在战位上。

那一刻,对方的士兵也沉默了。

这些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事。

战后,9兵团战斗伤亡接近两万,冻伤三万,冻死四千多人。

这个数字,直到今天看起来都很难接受。



但那一仗,确实挡住了美军东线穿插,也为西线的反攻赢得了时间。

毛泽东给宋时轮发电报,说:“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战略任务。”语气很平静,但分量极重。

后来装备慢慢补上来了,苏联空军也介入了,志愿军有了“米格走廊”,空中情况好了一些。

朝鲜民众也慢慢稳定下来,担架队任务不再那么难完成。

可那一年的长津湖,成了所有人心头的疤。

再后来,第9兵团重新整编,很多人转入其他部队。

那些在长津湖冻死的战士,有的尸体再也没找到,有的被就地埋在冰雪里。

有人说,那些地方,春天化雪的时候,还能看到当年的军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趣文说娱
2025-11-15 14:11:13
编译|共同社民调: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攀升至 69.9%

编译|共同社民调: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攀升至 69.9%

日本评论
2025-11-16 23:35:21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弄月公子
2025-11-17 15:17:36
妻贤夫祸少!赵春晖是区政协委员,她才是狗咬人反杀案的始作俑者

妻贤夫祸少!赵春晖是区政协委员,她才是狗咬人反杀案的始作俑者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07:13:03
哈马斯彻底完蛋了:没有钱、没有油、没有朋友

哈马斯彻底完蛋了:没有钱、没有油、没有朋友

桂系007
2025-10-11 21:19:05
46集谍战大作来袭!首播收视率直接破1,谍战迷不可错过

46集谍战大作来袭!首播收视率直接破1,谍战迷不可错过

乐枫电影
2025-11-17 15:05:03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凡知
2025-11-17 16:31:14
俄朝站队怒批高市,特朗普迅速与日切割后,中方做开打前最后警告

俄朝站队怒批高市,特朗普迅速与日切割后,中方做开打前最后警告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7 00:33:22
郭某刚案笔录披露:邻居证词透露关键信息,黑暗中申某良别无选择

郭某刚案笔录披露:邻居证词透露关键信息,黑暗中申某良别无选择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19:15
DNA证据开口说话:狗主反杀案惊天逆转,真相反转惊呆众人

DNA证据开口说话:狗主反杀案惊天逆转,真相反转惊呆众人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17 05:03:48
杨瀚森G联赛砍下21分9助攻,赛后分享心声。

杨瀚森G联赛砍下21分9助攻,赛后分享心声。

球哥评球
2025-11-17 16:42:57
泰王不懂妻美!和苏提达王后参观北京航天城,对其使眼神表情严肃

泰王不懂妻美!和苏提达王后参观北京航天城,对其使眼神表情严肃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44:56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0:51:06
喻恩泰离婚!卓伟曝其婚变内幕,尺度炸裂,偷搬走300多箱茅台

喻恩泰离婚!卓伟曝其婚变内幕,尺度炸裂,偷搬走300多箱茅台

一只番茄鱼
2025-11-17 16:42:42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述家娱记
2025-11-15 11:02:06
为躲避战乱,几百个汉人“藏”在云南山洞300多年,已繁衍9代人!

为躲避战乱,几百个汉人“藏”在云南山洞300多年,已繁衍9代人!

史之铭
2025-11-14 20:49:40
女排4强出炉!河南无缘晋级,朱婷处境尴尬,输球后的表现很感人

女排4强出炉!河南无缘晋级,朱婷处境尴尬,输球后的表现很感人

甜柠聊史
2025-11-17 16:20:32
关晓彤金鸡奖造型又炸热搜!网友:造型师的饭碗比铁还硬

关晓彤金鸡奖造型又炸热搜!网友:造型师的饭碗比铁还硬

小张帅
2025-11-17 10:28:23
我精子检查为0已8年,40岁妻子怀孕,我没闹,看到检查结果却懵了

我精子检查为0已8年,40岁妻子怀孕,我没闹,看到检查结果却懵了

真实档案
2025-11-11 17:36:55
澳媒:恐华情绪正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安全

澳媒:恐华情绪正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安全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7:09:28
2025-11-17 17:35:00
浩渺青史 incentive-icons
浩渺青史
品读历史,分享人生
161文章数 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出差遭客户强制猥亵获工伤认定 称公司拒支付薪资

头条要闻

女子出差遭客户强制猥亵获工伤认定 称公司拒支付薪资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房产
时尚
军事航空

上央视了!StarsWar12总决赛即将开赛,KK官方对战平台助力DotA1巅峰对决!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Buds 4 Pro耳机曝光:外观设计革新+头部动作控制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军事要闻

安理会将表决加沙问题草案 美以在关键问题上有分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