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聚居地之一,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这座城市时,这里已经是粟特帝国城墙耸立的国际化都城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从6世纪到13世纪,撒马尔罕成长为一个人口比现在还多的大城市。每隔几个世纪,城头就会更换霸王旗,西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萨曼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突厥、蒙古的喀喇契丹和花剌子模王国都曾统治过这里。1220年,成吉思汗摧毁这座城市,1370年,帖木儿决定定都撒马尔汗,他的孙子乌鲁别克统治这里直到1449年。在18世纪的几十年里,撒马尔罕经过地震毁坏,1868年5月,俄国人占领了撒马尔罕,20年后,跨里海铁路将撒马尔罕与俄国连接起来。丝绸之路上没有任何一个名字,能够像撒马尔罕这样令人回味。
比比哈尼姆清真寺Bibi-Khanvm Mosaue
规模庞大的比比哈尼姆清真寺主清真寺的穹顶高41米,拱门高达38米,一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我们沿着围墙走了很远都不能走到头。
![]()
盲目追求高大,让这座建筑刚刚竣工就开始出现垮塌的痕迹,建筑在1897年的地震中被严重损坏。因此整个建筑外表巍峨,细看却是遍身倾颓摇摇欲坠的样子。
![]()
Bibi多用于中亚一些高贵的妇女的称呼,Khanym也是贵妇人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本意就是贵妇清真寺。当地人说:这座清真寺是帖木儿的中国妃子主持修建的,建筑师爱上了她,妃子脸上的吻痕被帖木儿发现,于是处死了建筑师,下令所有女性从此戴上面纱禁止丈夫以外的男人看见。
![]()
比比哈尼姆清真寺,门票每人40000 UZS。
马路对面是2007年修复的比比哈尼姆小巧的陵墓,和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比起来,这里清静得很。
![]()
比比哈尼姆清真寺出门左拐就是Siob Bazaar市场,本来想去逛一下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关门了,听住在附近的中国人说前两天都很热闹。
![]()
哈兹拉特希兹尔清真寺Hazrat-Hizr Mosaue
从Siob Bazaar步行10分钟,过铁桥就是哈兹拉特希兹尔清真寺。
![]()
哈兹拉特希兹尔清真寺以伊斯兰圣贤Hazret-Hyzr命名的。传说,Hazret-Hyzr曾帮助撒马尔罕的保护者Kusam ibn Abbas并化身永恒之身。Hazret-Hyzr被视为可以为远航和贸易带来好运和财富的圣人。
![]()
这里曾经是一座8世纪的清真寺,不过在13世纪被成吉思汗夷为平地,1854年才得以重建。
如今这座看上去崭新的建筑是在上世纪90年代翻新的,现在也是乌兹别克斯坦已故总统卡里莫夫的陵墓。
![]()
整栋建筑只有二层观光平台上可以拍照,能眺望不远处的比比哈尼姆清真寺和陵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