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专业大洗牌的一年。有人说工科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了,也有人直呼文科生的天塌了。事实究竟如何呢?对于2026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又有哪些启示?
2025年高考的录取结果已经陆续公布。其中有组数据最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在江西,历史组的本科线高达486分,而物理组的本科线才429分,两者有57分的差距,创造了历史记录。再看看录取率,江西历史组的本科录取率是31%,而理科的达到了70%。
这个现象其实不光发生在江西,像湖南、云南等6个省份,历史组的分数线比物理组要高40到60分。这些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文科生正面临着高分窄门的困境,而理工科的发展空间正逐步拓宽。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种变化早有预兆,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从政策来看,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2万名,名额主要给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新能源这些战略领域。教育部也明确优化招生结构,扩大理工科的占比。
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在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2024年,中科大撤销了英语、考古、传播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几乎只剩理工科;四川大学也撤销了音乐表演、保险、广播电视、公共事业等文科专业。
就在上周,西安邮电大学官宣撤销广播电视工程,同时增设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今年全国各大高校被撤销的专业高达1670个,是2014年的25倍,而撤销的重灾区就是文科专业。
这些所谓的专业冷热更替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策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所以外贸、财会等专业非常火。
进入新世纪,房地产和大基建兴起,建筑类、土木类专业一度成为各大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再往后进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开始成为大家最喜欢的专业。
如今,传统文科专业,比如小语种受到AI翻译的冲击,就业市场不断被压缩,对口就业率连年下跌。今年,甚至能看到北京大学的朝鲜语专业赫然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再比如工商管理,企业管培生的需求大幅减少,导致行业平均薪资也在降低。
反观理工科,靠着三大引擎强势崛起。首先,由于理工科专业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入行门槛,非本专业的人很难跨专业进入,因此可以依靠技术形成护城河。反映到市场上,我们能看到AI算法工程师的供需比达到1∶50,应届生起薪达到15000。还有集成电路的设计岗位的“天才少年计划”,起薪就是30万美元/年。
其次是院校资源的倾斜,2025年哈工大的预算是226亿,位居全国前五,直逼北大;北航、北理、东南、华科、西工大等这些理工类院校的经费都超过百亿,说明国家在大力发展这些理工类院校的科研以及理工类专业。
此外就是战略产业的爆发,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经济转型,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所以近几年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这些高科技产业井喷式爆发,催生了万亿级的市场,相关产业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
说到这儿,各位家长应该理解开头我们为什么会说现在是以工科为王的时代,以及为什么有些人直呼文科生的天塌了。我国现在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已经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所以说不是我们抛弃了文科,而是“高筑墙、广积粮”,先重点发展理工科,培养更多的科研型人才,为登顶世界做技术储备。所谓“立在时局,不在利根”,个人的选择一定要跟上大方向,顺势而为,才能让我们孩子未来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明年孩子如果参加高考的话,你想好要给孩子选择什么专业了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