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妇意外发现被泥土掩埋之下,一位奄奄一息的红军团长,她却拿出了锋利的剪刀,她到底要干什么呢?
要讲起这个故事,我们的思绪就要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1936年。
1936年,安徽中部的舒城县陈武道,大别山区东北山麓,这片广大的山林,林木葱葱,山野荒芜。
此时正是八月份,炽热的天光炙烤着群山,虽然茂密的林木叶片似乎能遮挡一些日光。
但是那股可怕的酷热,让泥土中的水分蒸发,升腾的水汽又被木叶笼盖给包裹住,没办法散出去,林子里就像一个大蒸笼。
伴随着暑热的是一股腐烂的叶片和潮湿泥土的味道,十分熏人,所以这个时节一般没有人来到这里。
但是,这个时候却有一支部队正在这里行进,他们制帽上的红色五角星标明了他们的身份——中国工农红军。
部队的指挥官名叫梁从学,说起来这可是一位不一般的人物。
梁从学就是安徽本地人,家住在安徽六安一个叫做晏公庙的地方。
当地多数人都不怎么富裕,梁从学也和千千万万旧社会的穷孩子一样,自小靠着给地主家里打工来勉强度日。
做学徒的梁从学心灵手巧,学得了一手酿烧酒、做挂面的手艺,确实没有辜负名字当中的这个学字。
因为这段经历,梁从学从小就体会到了旧社会对穷人家的百般压迫,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和黑暗。
于是,当共产党的队伍到了这里,向着大家伙宣传革命思想时,梁从学像是久旱逢甘霖。
积极加入了新成立的农会,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当中,亲手收拾了不少当地的恶霸地主。
在农会中历练了几年,梁从学逐渐在学习和实践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终于在1929年,梁从学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梁从学所在的六安地方武装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序列,他从此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进了部队之后,梁从学很快便崭露头角。
在苏家埠战役、攻打正阳关、奔袭霍邱县城等一系列战斗中奋勇作战,从排长、连长、指导员,一路获得了重要军职。
在战斗生活当中,梁从学把自己小时候学酿酒学做面的机灵劲儿运用到了打仗当中。
他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和战场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指挥战斗的“八会”原则。
会打仗、会进攻、会防守、会转移、会突围、会隐蔽、会行军、会侦察。
梁从学以这套八会原则训练部队,效果奇佳。
尤其是在鄂豫皖边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他的部队不仅在多地击退了来犯的国民党反动派部队,还主动出击。
和兄弟部队一起突袭了国民党军的后方罗田县的县城,沉重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因为战功卓著,战友们给梁从学起了个外号,叫“梁老虎”。
1936年,因为国民党军调集大军,梁从学部队受上级指示,准备向湖北黄冈转移。
为了越过敌人的封锁线,他们专门挑选了大别山区内的小道行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意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队伍正在行进中,忽然有侦察的战士高喊道:“敌人!”
空气瞬间一震,原来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也正好路过此地。对方足足有一个团的规模,远多于我军的部队人数。
梁从学大吼一声:“准备战斗!”战士们立刻拔枪散开,与敌人开始交火。
尖锐的枪声撕破了荒山间的寂静,枪口的火光在林木间闪烁!
虽然梁从学他们训练有素且十分英勇,一直在抵御敌军的攻势,但奈何对方不仅人多,枪支弹药也比红军更齐全。
久战之下,梁从学他们逐渐落了下风,他见势不利,心急如焚,准备带着战士们冲锋突围。
正当他们击倒了几个敌兵,准备冲锋时,一颗子弹带着猛烈的呼啸声,击中了梁从学的胸膛!
“师长!”战士们惊叫道,看着一大蓬血花在梁从学胸前和身后爆散开来!
梁从学面色铁青,怒吼道:“突围!”
他带着战士们一路冲锋,敌人看到这个不怕死的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被他的气势压倒,纷纷退开。
就这样,梁从学带着队伍撤离到一处安全地点,此时他再也撑不住,倒下了。
队伍里的卫生员紧急检查了他的伤势,发现子弹从胸口贯穿到了后背,很可能已经击穿了心脏!在这荒郊野外,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战士们无比悲愤,但还有一丝意识的梁从学要他们不要耽搁,立刻撤离,然后便昏厥了。
战士们只好将“牺牲”的梁从学就地浅埋,然后不舍离去。
虽然此时梁从学还有一口气,但重伤和大量失血,死亡已经是如影随形了。
但就在这时,天无绝人之路,一位村子里的老妇这时正好经过这里。
老大娘叫王氏,旧社会压迫妇女,她也没个全名,乡亲们都叫她王大娘。
王大娘到山里采些日用的草药野菜,没想到在这里看到浅浅的泥土下面好像有个人!
她急忙上前查看,居然是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王大娘摸摸鼻息,发现人还有气。她本就是个热心肠,何况这还是红军,老百姓的子弟兵。
不能把他扔下不管。于是她回去找了几个信得过的乡亲,把人抬回了家。
因为天气湿热,又在野外,梁从学的伤口已经化脓,还有不少蛆虫,十分可怕。
王大娘知道要不赶快去掉脓血,那神仙也难救。但这时一般农户家里没有什么消炎药,连盐巴都少,怎么办呢?
王大娘思来想去,想到一个土方法—丝瓜瓤!
丝瓜剥皮晒干,露出的瓜瓤丝毛茸茸,可以像棉花一样吸出污血。
于是她赶快找了几个干丝瓜瓤,削细之后,硬生生塞入伤口之中。
本来已经化脓的伤口被硬生生捅开,这惊人的痛苦几次都把梁从学痛得惊醒过来,而后又昏过去。
他额头上青筋暴突,面色惨白,看得王大娘都直抹泪。
以前关公刮骨疗毒,想来梁从学这时候也不比关公差多少。
丝瓜瓤确实有效,吸够了污血,蛆虫也有不少钻进去被一起带了出来。
王大娘就用这种办法终于将梁从学伤口上的污血蛆虫全部弄干净,立刻包上她熬好的止血草药,包扎了起来。
养伤期间,王大娘和乡亲们将家里的鸡蛋都搜出来给梁从学补血养气。
在他们的细心照料下,这位本来濒死的红军战士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对救了自己性命的王大娘和乡亲们,梁从学感激得难以言表,但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却摆摆手。
“孩子呀,你是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是咱们的贴心人啊。你们为咱们拼命,咱要是放着你不管,不是丧良心么?”
王大娘的话让梁从学这样战场上从来没怕过的汉子,都一下子红了眼眶。
他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红军和人民是鱼水一家人的道理。
康复后,为了尽快归队,也为了不拖累王大娘和乡亲们,梁从学迅速离开了村子。
他联系到了当地的红军游击队,成功回到了党的根据地。
在根据地的医院中,给梁从学做完检查的医生们发现,那颗子弹只要再偏一点,就会直接洞穿他的心脏。
他们不禁对这个胆大命大的“梁老虎”肃然起敬。
只有梁从学知道,自己能捡回一条命,靠的不是胆,不是命,而是王大娘和她的乡亲们的无私救助。
日后,梁从学一路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功勋卓著的他在建国后获得了中将军衔。
老将军一直没有忘怀大别山中的这场命悬一线的经历,和王大娘他们这些热心善良的乡亲们。
他也请人回去寻访过故地,但终究没有再联系上自己的救命恩人们。
每每谈起这段经历,已经年事已高的梁从学依旧感叹不已。
正如梁从学的这次传奇经历所证明的,我们的人民政权之所以能建立,我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归根结底是因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在拥有这股力量和意志的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军队面前,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