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5691许春启/素材,伊河生活/整理,为阅读顺畅故事个别细节有虚构】5月份老伴因心脏病住院,医院下病危通知书,儿子说,要不给在部队当兵的孙子打电话,让他回来看他奶奶一眼,孙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我却劝阻儿子不要打电话,因为我想到自己当兵时遇到同样情景。1977年为了能吃口饱饭,讨一个好的出路,我参军到部队。离开家乡时,父亲接近60岁,长年的劳作已让他的腰直不起来,咳嗽起来没完……我们弟兄姐妹6个,父母一直希望我们兄妹能走出大山。可像我们这样山沟里农家孩子,当工人没有机会,只有当兵这条路,可大哥太瘦,身高又不够,没能验上兵,只好跟着父亲种地。没想到,在家里排行老三的我验上了兵,父母和大哥对我寄予希望,希望我到部队好好干,也能像村里张叔家的老二那样提干,穿上军官皮鞋回来,别提多风光了。我们部队在豫南,属于野战军,训练很苦,但我和战友们都觉得,野战部队的训练虽然苦一点,但伙食却比家里强了不少,连队养有猪,每周基本上能吃上一次猪肉,平时二米饭和白面馒头管够。等到这一年下半年的时候,广播新闻播放越南军队经常袭扰我边民的情况,部队战备训练越来越严。当时部队的训练量大,体能消耗也大,再加上吃得好,我下连时体重长了8斤,到老兵连后,全连在山坡上进行战术训练,黄土地上有石头子,匍匐训练时硌得胳膊、手、膝盖生痛,军装也都磨破了。但战友们没人喊痛喊累,指导员一直告诫我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就会少流血……年底,边境形势越发紧张,连队接到抽调部分战士到边境地区充实一线部队的命令,作为一名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当时我们都写了参战决心书和遗书……然而参战人数有限制,我们连只抽调20多人,我没被选上。到边防的战士们出发了,留下来的是多数,但这时大家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也许下一批就有自己了,因此训练的热情高了许多,障碍赛、武装越野,尤其是刺杀和射击训练强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400米5公里1979年4月下旬,抽调到一线部队的战士回来了,我们连牺牲了3名战友,7名战友负伤。随后,参战的战友多人被选送到军校学习,有几个文化水平低、没有立功但服役年限够5年的战友,相继转成了志愿兵。转志愿兵的战友,穿上令人羡慕的干部服,每个月领36元工资,而且吃饭也不交钱……这条件和工人差不多,我也心动了。我只上了小学,到部队虽然也参加了文化夜校学习,但文凭太低,我知道自己考军校或者被选送上军校一点希望也没有,如果干得好,再过两年满5年,能转个志愿兵也不错。我写信给父母说,我想在部队努努力,也争取转志愿兵。没想到,我只是写信和他们说部队有这个事情,没想到他们比我还着急,仿佛我再过两年就一定能转成志愿兵似的,他们把这个事情和村里人说,以至于我回家休假时,不断有村里人问我,啥时转志愿兵。然而,在我当兵第6年的1983年夏,我们家遇到了一件大事。一天父亲突然倒下了,被送到县医院后,医生说父亲是肺癌晚期,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当听到医生这样说后,母亲和大哥心都乱了。当时,大哥家的老二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里很困难,大哥觉得应该给我说一声,让我回家看一眼父亲,替他减轻些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但当父亲听到大哥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却一再叮嘱大哥,千万别给老三春启说,他现在已经当兵6年了,到转志愿兵的节骨眼上,现在回来不合适,再说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没想到,父亲这次躺下却再也没起来,两个月后,父亲在老家病逝……当我接到父亲病逝的电报后,匆匆请假赶回家……父亲的头七过后,我的假期到了,我又急忙返回部队。11月份,老兵退伍前宣布转志愿兵战士的名单,但是很遗憾,我们连只转了2名战士,我的名字不在此列。父母希望我转志愿兵,可以在部队多干七、八年,但我们连当年有6名老兵竞争2个指标,我们6个人都是各专业的骨干……结果我们4人退伍了。转不了志愿兵,意味着已当6年兵的我只能退伍回家,尽管带着对部队的不舍,但我还是坐着火车回到了家中。到家不到半年,我就完全成了村里人,当时土地已经包产到户,我接过父亲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四十多年过去,我们有了儿子,但为了生活,儿子和儿媳在外地打工,我们替他们带孙子。再后来孙子当兵去了。老伴心脏不好,经常犯病,这次比较严重住了院,儿子看情况不好,想让孙子回来,可孙子刚到部队不到一年,还是新兵。我相信老伴能渡过这次难关,就没让儿子给孙子打电话。当兵不容易,无论在部队能干多久,珍惜生命里这次当兵的机会,就够了!【素材来源于提供者,文章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采写,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老狼5691许春启/素材,伊河生活/整理,为阅读顺畅故事个别细节有虚构】
5月份老伴因心脏病住院,医院下病危通知书,儿子说,要不给在部队当兵的孙子打电话,让他回来看他奶奶一眼,孙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我却劝阻儿子不要
![]()
打电话,因为我想到自己当兵时遇到同样情景。
1977年为了能吃口饱饭,讨一个好的出路,我参军到部队。
离开家乡时,父亲接近60岁,长年的劳作已让他的腰直不起来,咳嗽起来没完……
我们弟兄姐妹6个,父母一直希望我们兄妹能走出大山。可像我们这样山沟里农家孩子,当工人没有机会,只有当兵这条路,可大哥太瘦,身高又不够,没能验上兵,只好跟着父亲种地。
没想到,在家里排行老三的我验上了兵,父母和大哥对我寄予希望,希望我到部队好好干,也能像村里张叔家的老二那样提干,穿上军官皮鞋回来,别提多风光了。
我们部队在豫南,属于野战军,训练很苦,但我和战友们都觉得,野战部队的训练虽然苦一点,但伙食却比家里强了不少,连队养有猪,每周基本上能吃上一次猪肉,平时二米饭和白面馒头管够。
等到这一年下半年的时候,广播新闻播放越南军队经常袭扰我边民的情况,部队战备训练越来越严。
当时部队的训练量大,体能消耗也大,再加上吃得好,我下连时体重长了8斤,到老兵连后,全连在山坡上进行战术训练,黄土地上有石头子,匍匐训练时硌得胳膊、手、膝盖生痛,军装也都磨破了。
但战友们没人喊痛喊累,指导员一直告诫我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就会少流血……
年底,边境形势越发紧张,连队接到抽调部分战士到边境地区充实一线部队的命令,作为一名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当时我们都写了参战决心书和遗书……
然而参战人数有限制,我们连只抽调20多人,我没被选上。
到边防的战士们出发了,留下来的是多数,但这时大家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也许下一批就有自己了,因此训练的热情高了许多,400米障碍赛、5公里武装越
![]()
野,尤其是刺杀和射击训练强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1979年4月下旬,抽调到一线部队的战士回来了,我们连牺牲了3名战友,7名战友负伤。
随后,参战的战友多人被选送到军校学习,有几个文化水平低、没有立功但服役年限够5年的战友,相继转成了志愿兵。
转志愿兵的战友,穿上令人羡慕的干部服,每个月领36元工资,而且吃饭也不交钱……这条件和工人差不多,我也心动了。
我只上了小学,到部队虽然也参加了文化夜校学习,但文凭太低,我知道自己考军校或者被选送上军校一点希望也没有,如果干得好,再过两年满5年,能转个志愿兵也不错。
我写信给父母说,我想在部队努努力,也争取转志愿兵。
没想到,我只是写信和他们说部队有这个事情,没想到他们比我还着急,仿佛我再过两年就一定能转成志愿兵似的,他们把这个事情和村里人说,以至于我回家休假时,不断有村里人问我,啥时转志愿兵。
然而,在我当兵第6年的1983年夏,我们家遇到了一件大事。
一天父亲突然倒下了,被送到县医院后,医生说父亲是肺癌晚期,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当听到医生这样说后,母亲和大哥心都乱了。
当时,大哥家的老二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里很困难,大哥觉得应该给我说一声,让我回家看一眼父亲,替他减轻些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但当父亲听到大哥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却一再叮嘱大哥,千万别给老三春启说,他现在已经当兵6年了,到转志愿兵的节骨眼上,现在回来不合适,再说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
没想到,父亲这次躺下却再也没起来,两个月后,父亲在老家病逝……当我接到父亲病逝的电报后,匆匆请假赶回家……父亲的头七过后,我的假期到了,我又急忙返回部队。
11月份,老兵退伍前宣布转志愿兵战士的名单,但是很遗憾,我们连只转了2名战士,我的名字不在此列。
父母希望我转志愿兵,可以在部队多干七、八年,但我们连当年有6名老兵竞争2个指标,我们6个人都是各专业的骨干……结果我们4人退伍了。
转不了志愿兵,意味着已当6年兵的我只能退伍回家,尽管带着对部队的不舍,但我还是坐着火车回到了家中。
到家不到半年,我就完全成了村里人,当时土地已经包产到户,我接过父亲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四十多年过去,我们有了儿子,但为了生活,儿子和儿媳在外地打工,我们替他们带孙子。
再后来孙子当兵去了。
老伴心脏不好,经常犯病,这次比较严重住了院,儿子看情况不好,想让孙子回来,可孙子刚到部队不到一年,还是新兵。我相信老伴能渡过这次难关,就没让
![]()
儿子给孙子打电话。
当兵不容易,无论在部队能干多久,珍惜生命里这次当兵的机会,就够了!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文章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采写,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