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放的人才购房券、红头文件里的“真金白银”,在开发商眼中仿佛成了超市过期的优惠券。到了交房日,开发商以“政府尚未兑付人才购房补贴”为由,拒绝交房。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却真实地发生在青岛楼市交房现场。
1、
人才购房券买房遭“赖账”
这个楼盘,是李沧的昆仑天麓湾,以下为购房者发帖讲述的事情经过:
![]()
无独有偶,在李沧区的另一项目,购房者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业主直接向有关部门投诉。青岛住建局在接到投诉的当日,即约谈了开发商,开发商随即向业主发出了交房通知书,办理了相关手续。
2、
到底是谁欠了谁的钱?
这场人才购房券风波中,开发商和购房者各执一词,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替开发商鸣不平,认为开发商也是冤枉:“开发商没收到钱,凭啥给你交房?人才券是你和政府的关系,房款是你和开发商的关系”。
大部分网友则站在购房者一方,从法律和常识层面展开回击。有法律专业人士指出:购房券是政府给予购房者的补贴,开发商在合同中认可券的效力,相当于收下了一笔应收账款,因此购房者的付款义务已实际履行完毕。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政府并非买卖合同的一方,开发商不能因第三方(政府)未付款就拒绝履行自己的交房义务——合同就是合同,拖延兑现补贴是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账,拿购房者“垫背”于法于理都说不通。
常识层面的道理,也站在购房者这边。有网友举例发问:“没听说谁去饭店用消费券吃饭,饭店因为平台券没兑付就不给上菜的”。购房券和消费券一样,本质上就是钱,既然开发商当初痛痛快快收下了券,就该按约交房。还有评论将开发商比作参加平台补贴活动的商家:平台补贴款没及时到账,正常商家会去找平台battle,只有不上台面的商家才会转嫁给消费者。
在这场对峙中,购房者更占理。合同约定的房款已支付完毕,开发商却单方面违约拒交房,说到底是企业信用和契约精神出了问题。为了区区五万元补贴就闹得鸡飞狗跳,开发商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把自己辛苦经营的诚信口碑赔了个精光。
3、
人才补贴,究竟在补贴谁?
青岛推出“青年人才购房券”,本意是给人才购房送上真金白银的福利。政策初衷是补贴人才,可过程走样后,受益的似乎成了开发商的销售业绩,倒霉的反而是抱着信任而来的青年人才。这不禁令人追问:人才补贴,究竟在补贴谁?
事实上,青岛的人才购房券政策是楼市下行背景下一剂猛药。自2024年11月实施以来,符合条件的硕士、博士买房可分别享受5万和10万元购房券,加码在原有安家补贴之外。短短几个月,全市已有上千名青年人才领取购房券购房,政府为此投入了首批补贴资金3475万元,希望给开发商吃下定心丸、重振市场信心。政策在纸面上很美好,然而开发商的一句“钱没到位就不交房”,却令原本旨在稳楼市、留人才的好政策,差点演变成坑楼市、伤人才的信任危机。
开发商和政府之间出现资金衔接问题,本可以通过内部流程解决,偏偏要让购房者来埋单,直接破坏了楼市交易最重要的信任基础。正如有评论指出的,政府推出购房券初衷是好的,财政压力下缓慢拨付也情有可原;关键在于开发商,已经借政策东风卖出了房子、吃到了红利,就该有起码的担当,耐心等待政府流程到位。可现实中,偏偏有类似昆仑置业这样的开发商,一边享受政策红利,一边嫌弃补贴到账慢,把责任甩给购房者。
![]()
▲昆仑天麓湾,已于7月底交房
青岛楼市需要人气,更需要信心。希望这出人才购房券闹剧,能尽快画上句号,类似的戏码别再上演,别再让人才们,为信任买单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