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女婿要送母亲去养老院,母亲直接把房子卖了,女儿后悔莫及
“养儿防老,防来防去进了养老院。”
人情冷暖最见钱,我做梦也没想到,养老的捷径在我女儿眼里是:“妈,你去住养老院吧,环境好,吃得营养。”
但我听得出,话里不全是孝顺,还有点“清场”意味。
我叫杜秀云,1952年生人,原是青岛纺织厂的账房,守了半辈子算盘。
丈夫早年病逝,女儿林歆娟是我一手拉扯大的。
我住在一套老小区的三居室,是我和他当年单位分的房子,虽说老了点,但东边朝阳,离市场不远,我舍不得卖。
前些年歆娟和女婿周启江买房,还掏了我二十万,说是临时周转。
我没要欠条,心想是自己孩子,能差这一张纸吗。
直到那天,他们来吃饭,饭后歆娟喝了口水,若无其事地说:“妈,我最近看了几家养老院,挺不错的,月费不贵,你可以搬过去住。”
我心里一紧:“我这房子不是住得好好的?”
她轻描淡写:“你现在年纪大了,一个人不安全,养老院专人照看。”
我回头看周启江,他埋头刷手机,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那晚我没睡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第二天,我去小区后门找了个做房产中介的老王,把房子挂了出去。
一周内我就找好了买家,签了合同、腾了房,钱直接进了我名下的定存账户。
搬家那天,我只留下一个红皮箱和身份证,剩下的家具全让买家自行处理。
林歆娟一接到消息,火急火燎跑来:“妈你怎么把房子卖了?!你住哪啊?”
我从容地说:“我订了一家社区公寓,不是你推荐养老院吗?我升了个级,能自己做饭,还有人陪打牌。”
她愣住了:“妈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我打断她:“那你什么意思?是我老了,碍事了,还是那房子碍你眼了?”
她眼眶红了,看着周启江:“你说点话啊?”
他耸肩:“房子本来也不是我们的。”
我笑了笑:“你倒是清醒。”
三个月后,歆娟来找我,低声说:“妈,我们贷款批不下来,房子评估时发现我们没产权,你能不能先租回来?”
我看着她憔悴的脸,没有说话。
那天我做了她爱吃的蒸肉丸,看着她一口一口往嘴里送,才缓缓道:“房没了不打紧,人还在,但心啊,伤了就是一道口子。”
她哭了:“妈,我真的错了。”
我没说原谅,但我留了个备用房,是我早年买下的一套小单间,如今挂在我名下,“保命资产”吧。
“人老不怕没饭吃,就怕饭碗被算计。”
父母的一套房,在不少子女眼里是“杠杆”、“保障”、“跳板”。
可别忘了,那砖一块一块,是人拿命堆的。
孝,不是送进养老院的捷径;是让老人安心地住在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