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今年,国内家居建材行业,相当惨烈。
尤其是带头大哥们,没有我活,只有你死。
两个月前,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今年七月份,成都富森美家居的老板——刘兵,也遭到当地监察部门留置,失去了自由。
同一时间,广东知名整装企业——靓家居,由于资金链断裂,停业关门。
停业的两天前,它的老板——曾育周不幸坠亡,留下了一堆债务和未完工的装修合同。
年初,在一场公开活动上,居然之家的老板汪林朋,还对着同行喊话——
“让那些对未来市场没有信心的去死吧,让那些躺平的去死吧,让敢于拼搏、勇于拥抱居然智家的人,活得更好!”
动不动就开口生、闭口死,家居建材行业的老板们,野蛮生长,百无禁忌。
也许,彼时的汪林朋,还觉得他和他的居然之家,是能活下来的那一批人。
两个月后,汪林朋被武汉监察部门采取留置措施,并立案调查。
这个月,武汉监察部门对汪林朋解除了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
重获自由四天后,汪林朋选择从北京朝阳区的家中一跃而下,跳楼身亡。
在他身后,是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企业,以及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居建材行业。
当房地产的多米诺骨牌推倒以后,在上游的家居建材行业,注定要跟着一起倾覆。
这几年,面对行业日渐式微,车建兴、汪林朋等家居大佬,也在积极地适应、调整与变革。
他们喊口号,表决心,摆出一副战斗到底的架势。
但当行业雪崩开始,从山顶滚滚而下,山底下的人再怎么调整应对姿势,都逃不掉被活埋的结局。
毕竟,绝大多数的行业企业,都在靠天吃饭。
五年前,居然之家借壳上市时,一度突破了600亿市值。
如今,它的市值,已经跌到不足200亿,蒸发掉了三分之二。
红星美凯龙、富森美、靓家居、居然之家,都是国内家居建材行业数一数二的带头大哥。
可当房地产垮塌之后,这些行业老大们,竟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
01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年初,国内规模最大的瓷砖巨头——马可波罗,大费周章地折腾了三年之后,终于拿到了A股上市的一纸批文。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哪怕家居建材行业已经如此惨烈,但马可波罗还是硬着头皮,冲刺上市。
从拿到上市批文到现在,马可波罗拖沓了整整半年时间,最近才开始注册发行。
今年的A股,似乎迎来了一波小牛市,涨势喜人。
马可波罗翘首观望了大半年,必须抓住窗口期,搭上这波小牛市的顺风车——
在资本市场上搏一搏估值,把股票卖个好价钱。
启动注册发行程序以后,距离A股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只不过,马可波罗的上市时间,来得太迟,它早已错过了行业的高峰期。
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服,时间决定一切。
上市从来不是问题,最后能拿到多大估值,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超过73亿,到手净利润逾13亿。
在国内瓷砖市场,马可波罗的市场份额大约3%。
看似不高,但没有任何一家瓷砖企业,比它的营收规模更大。
不过,还没登陆A股市场,马可波罗的财务业绩,就开始尽显疲软了——
去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73亿,比2023年的89亿,减少了18%。
它的净利润,也下跌了2%。
今年,马可波罗的经营业绩,颓势不止——
上半年,它的营业收入32亿,减少了12%;
净利润6.5亿,继续下跌了8%。
瓷砖行业的大宗需求,来自房地产。
楼市萎靡不振,除非思维和格局打开,给长城贴一圈瓷砖。
否则,很难看到国内瓷砖市场会有大的起色。
虽然瓷砖消费会一直存在,但没了增量市场,马可波罗就讲不出一个性感丰满的资本故事了。
最初向监管部门递交上市申请时,马可波罗原本打算发行10%的股票,募集40亿资金。
这样一来,它的上市估值,就站上了400亿。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更骨感——
目前,国内瓷砖建材行业产能过剩。
它能维持现在的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还是靠打价格战。
最近几年,马可波罗瓷砖的销售单价,一路走低,越卖越便宜。
这次上市,从资本市场上募集40亿资金,并非扩充产能。
而是将其主要用于现有工厂瓷砖生产线的绿色、智能化升级改造。
一个传统没落的夕阳行业,没有增量市场的想象空间,资本市场肯定不愿意给出高估值。
马可波罗只能放低上市预期——
还是发行10%的股票,但它的筹资规模,从最初的40亿,一路调低到了现在的23.7亿。
这意味着,它寻求的上市估值打折以后,仍然高达237亿。
跟A股上市的同行业企业相比,马可波罗想要的估值水平,还是虚高了。
国内规模第二大的瓷砖企业,是A股上市的东鹏控股。
去年,东鹏控股营业收入将近65亿。
马可波罗的营收规模,相当于东鹏控股的1.1倍。
目前,东鹏控股的A股市值大约70亿,马可波罗寻求的237亿估值,是其三四倍之高。
还可以与国内规模第三大的瓷砖企业——蒙娜丽莎,作个对比。
蒙娜丽莎也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37亿左右。
去年,蒙娜丽莎的营业收入46亿。
相比之下,马可波罗的营收规模,是蒙娜丽莎的1.6倍。
而马可波罗寻求的237亿估值,是蒙娜丽莎市值的六七倍之多。
国内规模最大的瓷砖巨头,想要237亿的上市估值,去年到手净利润13亿,对应市盈率18倍以上。
现在的A股市场上,宁德时代的市盈率23倍,比亚迪的市盈率22倍,茅台的市盈率20倍。
马可波罗想要的,是跟宁德时代、比亚迪、茅台的市盈率,站在同一个档次。
国内瓷砖行业的老二、老三,市值已经打到底了。
尽管顶着行业老大的光环,但马可波罗的营收规模,不过是东鹏控股、蒙娜丽莎的一两倍。
它凭什么敢狮子大开口,还没上市,就想要三四倍、乃至六七倍的估值。
02
从四年前开始,国内房地产行业就走了下坡路。
它对马可波罗的影响,仍未消退。
一直到2023年,早已爆雷的恒大,依然是马可波罗的第二大客户,销售额将近4亿。
去年,马可波罗的前五大客户,有两家开发商——中海地产、保利地产。
到去年,马可波罗名下有将近23亿应收账款,占到全年营收的三成以上。
它计提了逾10亿坏账,计提比例超过46%。
这些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地产客户——
融创、绿地、时代、阳光城、卓越、世茂、蓝光发展、雅居乐、金科等。
它们欠付马可波罗的货款,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
由于根本没钱支付,只能计提坏账。
这些开发商违约爆雷,让马可波罗损惨重——
十一弟算了下,过去四年间,马可波罗已经白白丢掉了将近18亿利润。
仅在去年,它名下的应收账款,又计提了逾1亿坏账损失;卖给开发商的瓷砖,也计提了逾1亿存货减值损失。
为了上市,马可波罗递交的这张财务报表,光鲜靓丽。
不过,它是靠与老板黄建平打配合,资产腾挪以后,精心包装出来的。
上市之前,马可波罗与老板黄建平进行了一系列交易——
黄建平将其名下持有的相关企业股权,出售给了马可波罗。
十一弟算了下,马可波罗向黄建平支付的收购对价,超过11亿。
与此同时,马可波罗还进行了两次突击分红,向股东们分配了逾8亿现金。
作为老板,黄建平持有马可波罗42%的股权。
按此计算,两次突击分红,黄建平又从马可波罗拿走了逾3亿现金。
上市前的一系列收购交易,再加上两次突击分红,黄建平从马可波罗掏走了14亿以上的现金。
2021年,楼市下行,开发商大批爆雷。
恒大、融创、金科、阳光城等,一直是马可波罗的大客户——
年景好的时候,它们帮马可波罗做大规模、滚大营收。
爆雷以后,它们给马可波罗带来的坏账,恶化了财务报表,损失惨重。
于是,马可波罗将其名下6.7亿应收款项,原价转让给了老板黄建平控制的另一家企业——唯美装饰。
这6.7亿应收款项,若是继续趴在马可波罗的财务报表上,需要计提6.4亿坏账。
2022年,马可波罗又向黄建平控制的关联企业,原价转让了1.5亿应收款项。
而这些应收款项,预计也会产生4000万坏账。
两次转出的超过8亿的应收款项,全部来自开发商,其中就包括恒大欠付的逾5亿货款。
这8亿应收款项,若没有按照原价转让给老板黄建平的话,会让马可波罗损失掉将近7亿利润。
结果,与老板黄建平之间一通来回腾挪转让,恒大欠下的逾5亿货款,就从马可波罗的财务报表上抹掉了。
上市之前,老板黄建平帮忙打配合,左手倒右手,你来我往、东拆西借,忙得不亦乐乎。
一顿骚操作之后,在A股递交上市申请时,马可波罗包装出了一份光鲜靓丽的财务报表——
通过资产收购、突击分红的方式,老板黄建平把其名下一批关联企业,装进了马可波罗,并从马可波罗掏走了逾14亿现金;
为了美化报表,马可波罗又把对恒大、融创等开发商的逾8亿应收款项,原价转让给了老板黄建平,减少了将近7亿的坏账损失。
左手倒右手,一进一出,老板黄建平白白拿走几个亿现金。
而马可波罗,不仅处置掉了开发商带来的坏账,还增厚了财务报表上的利润。
它用与老板进行的十几亿的关联交易,许下了几百亿上市估值的宏愿。
不过,这是一份为了上市、包装美化后的财务报表,它只是看上去很精致。
资本市场短期是一个投票器,长期则是一个称重机。
等到退潮的时候,总能看到谁在裸泳。
哪怕它包装得再好看,也抵不过房地产和家居建材行业的诸神黄昏。
在马可波罗身后,是行业大面积垮塌后的万丈深渊——
没人知道它到底有多深,究竟会吃进去多少人。
现在,马可波罗身上仅剩的唯一光环,是国内瓷砖行业的带头大哥。
过去二十年来,它拼命卷大规模,却踏空了时间点。
这真的是赢了一晚上,输在了天亮,一手好牌,最后打了个稀烂。
雷布斯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毕竟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没了风口,恐怕想要活下来,都很费劲了。
在A股市场上,马可波罗已经讲不出一个丰满性感的资本故事了——
它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