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非虚构 创作的“在场奖学金”,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联合华语独立电影播放平台“CathayPlay”、面向全球影视创作者的社群平台“纪录公社 Jilu Commune”,正式推出“在场·纪录短片奖学金”。
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全球华语世界,整合资金、导师、平台、社群、产业支持的纪实影像创作支持计划,旨在支持华语世界的影像创作者,及关注华语世界公共议题的国际影像创作者完成纪录短片。
成立于 2021 年的“在场奖学金”,已陆续推出非虚构写作、翻译、漫画等奖学金项目,一直在等待一个开启影像奖的机会。
现在是一个全民短片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看过”大量短片,但回想起来我们又“看见”了什么?短片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影像语言,能敏锐地捕捉当代的切片。短片的创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投入,那些源于个人真诚、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往往最需要也最难获得支持。我们相信,具有生命力的影像作品来自于“在场”的态度——直面真实、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奖学金计划每季选出3~5 名得奖者,提供最高7,000 美元奖金、专业导师一对一的帮助、更可获资助前往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2025 提案大会、进一步与电影节、产业对接。报名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开始,至 10 月 1 日中午 12:00 截止。
我们跨界集结了华语世界非常难得的评审团阵容,希望邀请华语世界跨界、跨地区、跨世代的创作人或策展人,一起酿出最有生命力的纪录短片作品,以下是部分评委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赵亮,自由艺术家,作品《悲兮魔兽》《无去来处》
李一凡,导演,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张真,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系教授,亚洲影媒教研平台创办者和负责人
陈东楠,纪录片导演,作品《旷野歌声》《历历如画》等,曾获艾美奖提名,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等
沈韩成,电影媒体人,纪录片创作者,“导筒”创始人及主编
文念中,香港电影美术指导及导演,作品《好好拍电影》
李哲昕,纪录片导演、剪辑师,作品《迷航》
陈巧真,导演,纪录短片《32+4》
廖伟棠,写作家、影评人
柴子文,夺目影像联合创办人兼执行总监
黄惠侦,独立电影工作者,代表作品为《日常对话》
廖克发,导演,代表作品《由岛至岛》
林木材,台湾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策展人
黄亚历,导演,纪录片《日曜日式散步者》
“在场”是一种态度,来纪录你的“非拍不可”!
纪录短片奖学金提供什么支持?
▍奖金
奖学金评出3~5名得奖者,其中一等奖 7,000 美元、二等奖5,000 美元、三等奖 3,000 美元。
▍一对一导师帮助
得奖者将在六个月的创作期内,获专业导师全程一对一协助。
▍影展、产业对接机会
得奖者可获资助前往新加坡,参与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2025;更有机会直通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2025 提案大会。
▍社群共学机会
得奖者将获邀参加“在场奖学金”所有奖项的内部工作坊,针对非虚构创作、伦理、田野等多主题,以及获介绍全球奖学金资源、创作机会、合作伙伴等。我们也将继续摸索社群自主共营的模式,让非虚构创作的经验传递下去。
报名时间:
2025 年 8 月 1 日~2025 年 10 月 1 日中午 12:00(东八区)
如何报名?
报名者须至“在场”报名系统,注册、填写表单,准备创作计划书及试拍片段。
请提前浏览网站上的有关报名详情及要求: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shortfilmfellowship
(请在外部浏览器中打开网站。如有洽询,请联络:hi@frontlinefellowship.io)
常见 QA(完整 QA 请浏览奖学金网站)
Q:得奖者会获得什么?奖金的支付方式?
A:确认入围后,你将获得一笔创作启动资金,并得到一对一导师陪伴,在六个月内完成影片。所有得奖者交付作品后,将再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发放剩余奖金。
同时,所有得奖者均可获资助前往新加坡(目前限额为3人),参与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2025。其中有一位得奖者,可获得直通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2025 提案大会的机会,由终审评委决定。
Q:我拥有得奖作品的著作权吗?
A:影像作品的著作权完全归属创作者、在场・纪录短片奖学金将有刊载和署名权,及非盈利放映权。详细条款会在得奖后另立约说明。
Q:这个计划我已经拿过其他基金支持,还能申请吗?
A:可以,但不能是机构委托、聘用或签约的作品(如受雇拍摄公司、电视台、媒体、基金会专案),否则会被取消资格。
Q:影片的类型限制是什么?可以拍实验片或动画吗?
A:本奖学金仅接受纪录片类型的作品(非剧情片或纯实验/动画片)。我们鼓励创作者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尝试,若结合动画或其他手法呈现纪实内容,请在报名表的“创作手法”中具体说明。
Q:影片要多长?可以是系列片吗?
A:单支影片长度须在5~30分钟之间(含演职人员表)。若为系列片,请以其中一集或浓缩呈现方式参与。
Q:我还没正式开拍,只做了前期田调,可以报名吗?
A:原则上不可以,报名需附上影像材料,至少要有“五分钟以上素材”、“2~3 个场景的片花”或“不超过 15 分钟的粗剪片段”。但是我们的奖学金希望支持创作人完成作品,所以如果你认为你的题材、或在拍摄上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或除了影像材料,可以提交其它支持性材料,欢迎致信我们详细说明。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来信:hi@frontlinefellowship.io
官网: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shortfilmfellowship
主办:在场・奖学金
策略伙伴(排名不分先后):CathayPlay|纪录公社 Jilu Commune
节目伙伴(排名不分先后):夺目影像|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宣发支持(排名不分先后):杜克大学故事实验室|酿电影|导筒|单读|重音社|过滤气泡工作室|蓝书屋基金会
「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部分获奖作品:
收录了更多获奖作品的《单读 37·离散与在场》
现货发售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