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新加坡男子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为遇见的“跨国真爱”,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被骗过程
据《新明日报》报道,2023年陈先生在 Facebook 上认识了一位自称住在中国杭州的女子——黄萍,声称自己30多岁、离异,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 从个人资料上看她长发披肩、妆容精致; 他们每天通电话 ,关怀备至,黄萍更是称其为丈夫, 陈先生很快被其温柔体贴吸引, 关系迅速升温。
几个月后,黄萍开始以“生活困难”为由开口借钱。先是几千几千地要, 后期提出共同生活建议,鼓励他卖掉组屋、搬到中国一起生活。陈先生信以为真,卖掉了位于宏茂桥三房式组屋,获得约12.3万新币,并在一年内分批转入该女子指定账户,单次最高转账高达4万新币。直至2025年4月,黄萍以“祖母过世,要守丧半年”断了联系,陈先生才惊觉自己被骗。
![]()
多次警告被忽视:连银行都看出不对劲
期间,银行察觉异常交易,多次提醒他可能遭遇诈骗。但陈先生坚信这是“夫妻之间的互信”,甚至向银行工作人员谎称给朋友汇款。现在回想起来,他也表示:“当初应该听银行的劝。”目前,陈先生已在朋友的陪伴下报了警。警方已确认案件正在调查中。
《防止诈骗法》已生效
警方可强制介入
新加坡刚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防止诈骗法》。根据该法案,若警方认定某人持续被诈骗却拒绝停止转账,可发出“限制令(RO)”,直接限制其金融交易,以防止进一步损失。
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表示无语,“真爱没见面,先见银行流水”、“一通甜言蜜语,抵不过一张汇款单”;也有网友表示:陈先生有勇气将此事告诉公众值得称赞。
![]()
![]()
恋爱脑该不该为被骗负责?欢迎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LEO丨编辑
CH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PIXBAY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