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的科目设置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从 2018 年改革至今,法考形成了 “客观题 + 主观题” 的双阶段考试模式,其科目分布既保持稳定性,又随法治实践动态调整。
![]()
一、考试科目全景:从 “四卷” 到 “三卷” 的结构革新
法考共设置 3 张试卷,其中客观题 2 卷、主观题 1 卷,总科目覆盖 18 个法学领域。这种设计既延续了传统司法考试的知识广度,又通过模块化整合提升了考查深度。
(一)客观题:知识广度的全面筛查
- 试卷一(上午 3 小时):聚焦公法与理论体系,包含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共 9 科。这张试卷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素养与法律逻辑基础,例如法治思想部分需结合 “十一个坚持” 分析社会治理案例,刑法则要求熟练运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解析复杂案情。
- 试卷二(下午 3 小时):侧重私法与商事实践,涵盖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共 9 科。该卷强调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如商法中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经济法中的反垄断合规审查,均需结合最新立法动态(如 2025 年新增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分析。
每张客观题试卷含 100 道选择题(单选 50 题 ×1 分 + 多选 / 不定项 50 题 ×2 分),总分 150 分,两卷合计 300 分,合格线通常为 180 分。
(二)主观题:法律思维的深度检验
主观题试卷整合实体法与程序法,考查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共 10 科。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呈现三大特征:
- 科目交叉性:例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常结合考查 “合同纠纷 + 执行异议” 复合案例,要求考生在分析实体权利义务后,进一步设计诉讼策略。
- 实务导向性:法律文书写作(如辩护词、判决书)占比提升,需严格遵循格式规范并体现法律论证逻辑。
- 政治理论性:法治思想作为论述题核心(通常为试卷第一题),要求考生运用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分析法治建设实践,如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法律保障机制。
主观题考试时长 4 小时,含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题等题型,总分 180 分,合格线一般为 108 分。
![]()
二、考试内容解析:从知识点到能力的进阶考查
法考内容的设计始终围绕 “法律职业能力” 展开,具体可分为三大维度:
(一)基础理论与核心制度
- 法理学:重点考查法的价值冲突解决、法律推理方法,需结合 “泸州遗赠案” 等经典案例理解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的平衡。
- 民法:以《民法典》为核心,物权变动模式、合同效力认定、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是高频考点,2025 年大纲新增的《婚姻家庭编解释》需特别关注。
- 刑法: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应用(如正当防卫的认定)、共同犯罪的责任划分、财产犯罪的界限辨析(如盗窃罪与诈骗罪)是考查重点。
(二)程序正义与争议解决
-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缺席审判程序等程序设计,需结合 “少捕慎诉慎押” 司法政策进行分析。
- 民事诉讼法:管辖制度(如协议管辖的效力)、证据规则(如电子数据的举证责任)、执行程序(如参与分配制度)是主观题常见考点。
(三)法律实践与前沿领域
- 商法: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利保护(如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破产重整程序的法律适用,需结合《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进行案例推演。
- 国际法: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如 WTO 争端解决程序)、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规制,体现法考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三、考试大纲:命题依据与复习指南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是法考命题的 “指挥棒”,其核心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划定考查范围
大纲明确各科目知识点的 “掌握、理解、了解” 层级要求。例如,法治思想部分要求 “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而中国法律史部分仅需 “了解主要朝代的法律制度演变”。
(二)动态更新内容
2025 年大纲根据最新立法成果,对民法、民事诉讼法、环境资源法等科目进行修订,新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并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解释》纳入考查范围。考生需重点关注这些变化,如侵权责任中的 “自甘风险” 规则在体育伤害案件中的应用。
(三)指引复习策略
大纲附录的 “法律法规目录” 是备考的核心依据,建议考生以 “法条 + 案例” 模式进行学习。例如,复习《行政诉讼法》时,需同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行政协议纠纷” 指导案例,掌握司法审查标准。
在复习资料选择上,法大法考教材以 “体系化讲解 + 实战案例” 著称,其《精讲教材》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如刑法的 “罪名构成要件树状图”),《真金题》则标注命题陷阱(如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分口诀”),适合各阶段考生使用。
法考的科目设置与内容设计,本质是对法律职业能力的全景模拟。无论是客观题对知识广度的筛查,还是主观题对法律思维深度的检验,都要求考生建立 “理论 - 法条 - 实践” 的三维认知体系。而考试大纲作为命题的 “源代码”,不仅划定了复习边界,更揭示了法治实践的最新动向。唯有紧扣大纲、深耕真题、善用工具,方能在这场 “法律职业资格争夺战” 中稳操胜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