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观缘》
词:陈光平
旧梦依稀记少年,
转头人散各风烟。
心随境去无牵念,
情逐缘生自坦然。
非冷漠,是清欢,
不求回报付温言。
孤舟独钓江湖阔,
一烛微光照夜寒。
注释:
《鹧鸪天》正格(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韵脚“年、烟、然、欢、言、寒”属平水韵“先”部。
①旧梦依稀记少年,转头人散各风烟:
年少时的往事如朦胧梦境,依稀尚能记起;可转眼之间,曾经相伴的人已如风中烟尘,各自离散。(呼应“年少时要好的伙伴渐渐远去”,点出时光流转中关系的自然变化。)
②心随境去无牵念,情逐缘生自坦然:
心不执着于外界境遇的变迁,便无牵挂;情感顺应缘分的起落而生发,自会坦然从容。(诠释“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的通透,体现不执着的心态。)
③非冷漠,是清欢,不求回报付温言:
这种看似淡然的态度,并非冷漠刻薄,而是一种纯粹的自在;付出善意与温暖,从没想过要对方回报。(紧扣“无情心非冷漠,对人好只因想付出”的核心,区分“无情”与“冷漠”。)
④孤舟独钓江湖阔,一烛微光照夜寒:
像一叶孤舟在广阔江湖中独自垂钓,不与世事相争;又像一支蜡烛,虽照不亮天地,却能温暖自身、驱散夜寒(喻“看似无情实则温暖”,以微小却坚定的力量彰显内在“霸气”)。
全词以景喻理,将“放下执着、顺应缘分”的哲思融入具体意象,于平淡中见通透,于谦卑中藏力量。
作者(中)在美国好莱坞与影视演员好友留影
后语:」
一个人觉醒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过分执着。所谓“无情可破全局”,并非指冷漠或刻薄,而是一种放下执念后的通透——对人对事不抱预设的期待,不再强求“本该如此”。
这样的人对待关系有自己的标尺:以真心相待,却不执着于关系的存续。他们活在缘分里,而非刻意维系的关系中。对他人好,只因自己想付出,与对方是否回报毫无关联。
就像年少时那些亲密的伙伴,如今能清晰记起名字与模样的又有多少?年岁渐长便会明白,孤独本是人生的常态。所以这份“无情心”,实则是对缘分的尊重:来者珍惜,去者坦然放手;静而不争,顺应世事流转。做不到的事,便顺其自然;心无牵挂时,便随遇而安。
用这样的心态面对世界,看似淡然,内核却是温暖。它不像火炬能照亮天地,却如同一支蜡烛,足够在漫长岁月里,温柔地照亮自己、温暖自己。这份温暖不向外求,只向内生,恰是觉醒后最动人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