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投稿邮箱xuyitvxmt@163.com)
许昌银摄
![]()
今天是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今日天气
白天到夜里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东到东北风4到5级阵风6级
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9级
今晨最低气温:24℃
今天最高气温:34℃
时政要闻
县领导现场推进部分工程项目建设
7月28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长俊带队现场推进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朱云亮、张春林等县领导参加活动。
重点关注
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个人基本无需缴税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四五”以来 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
“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80%左右。其中,税收收入将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税收总额增加13万亿元;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将超过70万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财力基础不断夯实。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拿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个人所得税为例,今年刚刚结束的个税汇算与2020年初次汇算相比,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增长55%,减税金额增长156.5%,由2020年的1160亿元增加到今年的近3000亿元。
“十四五”以来 税务部门共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
2024年超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
2024年度,超过1亿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也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这“一退一补”中,体现了我国新个税制度带来的法治规范与公平。
我国个税调节效应显现 高收入者纳税占比约9成
在促进公平分配方面,从2021年—2024年度个税申报数据看,年收入居前10%的群体,缴纳的个税占比约9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由此反映出高收入者多缴税,中低收入者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的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持续显现。
99%的纳税申报事项可网上办 “十四五”期间我国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税务部门围绕让办税缴费更简化、更便捷、更省心,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累计为纳税人压减50%的办税资料和25%以上的纸质材料报送,97%的税费事项、99%的纳税申报事项可网上办、掌上办。
2024年,世界银行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纳税指标等方面提升较快,与2019年上次评估相比,我国企业年度纳税时间压缩了78.2%,位于各国前列。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上半年 境外游客来华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已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境外旅客“中国游”热度持续提升。
勿拍!勿压!勿抓挠!勿挤伤口!勿用偏方!
入夏以来,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虫子出没活跃,有些虫子毒液堪比浓硫酸。医生提醒,万一被虫子叮咬,应立即进行科学有效处理,如果自行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又到虫子活跃期
“医生!我脖子火辣辣地疼,昨天还好好的,今天突然烂了一片!”近日,市民张女士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讲述着自己的遭遇。前一天晚上10点左右,张女士在客厅看电视,感觉脖子上有东西爬,以为是蚊子,顺手拍死并挠了几下。关灯睡觉时,张女士闻到淡淡“酸味”,并没有在意。次日清晨,醒来后的张女士感觉颈部刺痛,照镜子发现颈部皮肤上有三条红线,像指甲划伤,张女士涂了花露水后便送孩子上学。中午,张女士发现红线处冒出密集水疱,疼痛加剧,像火烧一样。张女士赶紧到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接触毒液型)。经过2周的治疗,目前张女士的创面已愈合,但遗留了淡褐色疤痕。
“夏季为虫子出没高峰期,如遇到不明虫子,勿拍!勿压!一定要科学驱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陈诚博士介绍,去年一年该院接诊被虫子叮咬的患者有600余例,今年接诊患者数量依旧较多且最近呈增多趋势。其中,蜱虫叮咬病例激增,隐翅虫皮炎高发,儿童被蜂类、蜈蚣蜇伤引发过敏病例增多。
不同虫咬表现各异
陈诚介绍,淮安夏季常见的昆虫种类多样,室外常见虫子为蚊子、蜱虫、隐翅虫、刺蛾幼虫、蜂类、蜈蚣等;室内常见虫子为苍蝇、蚊子、蟑螂、螨虫、毛蠓。其中,蜱虫、隐翅虫、毛蠓等虫子需要重点防范。
如何辨别是被哪种虫子咬伤?陈诚介绍,不同虫子咬伤后呈现不同的表现。
蚊子:被蚊子咬伤,皮肤出现红色凸起小包,中心或有针眼,剧痒,可扩散成片;儿童反应更剧烈,易出现大疱或色素沉着。
蜱虫:芝麻大小,吸血后膨大如黄豆,公园、景区等区域的草丛常见。被咬伤后,常见局部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或瘙痒。若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隐翅虫:外形似蚂蚁,体有红黑相间条纹,体长0.5—1cm,常活跃在较潮湿的草地、灌木丛,有趋光性,易在夜晚被室内灯光吸引飞入家里。隐翅虫体液含强酸性毒素,皮肤接触后出现条状或片状红斑,伴密集水疱或脓疱,灼烧样剧痛,溃烂后留褐色疤痕。
蜜蜂:被蜇伤处的中心有黑刺,周围肿胀发白,有刺痛感,局部肿胀;过敏者全身起疹、呼吸困难。
马蜂:被蜇伤后通常不会留下毒刺,伤口中心暗红点,剧烈灼痛,肿胀范围超过5cm,可致肾功能衰竭。
螨虫:被叮咬后,最常见症状为瘙痒,且常在夜间加重,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会出现小水疱、抓痕,甚至继发感染。螨虫代谢物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打喷嚏、鼻塞)、哮喘(胸闷、呼吸困难)或结膜炎。
毛蠓:其幼虫主要孳生于下水道、污水管、马桶水箱等潮湿环境中,不主动叮咬人,但可能通过污染水源或物品进入人体,引发寄生虫感染,比如漱口时可见虫体、尿液中可能发现幼虫并伴随出现呕吐等全身反应。成年雌虫吸血且叮咬隐蔽性强,易被忽视。叮咬后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瘙痒剧烈,少数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呼吸困难,需紧急抢救。
常见虫子咬伤
处理误区有哪些?
1.用手硬拽蜱虫;
2.拍打或碾死隐翅虫、毛蠓;
3.用手挤压拔蜜蜂毒刺;
4.手拍毛蠓幼虫虫体后揉眼睛;
5.用嘴吸出蜈蚣毒液;
6.抓挠蚊子、螨虫叮咬破溃处;
7.蜱虫叮咬后涂牙膏、隐翅虫皮炎抹大蒜或姜汁、蜂蜇伤敷泥巴止血等。
被虫子咬伤后
应如何科学处理
科学处理是防止二次伤害的核心。陈诚提醒广大市民,被虫子咬伤脱离危险后应立即救治,勿抓挠、勿挤伤口、勿用偏方,针对不同虫子咬伤应进行科学正确的叮咬处理:
隐翅虫: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时,轻轻吹走或抖落,切勿拍打。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冷敷后,未溃破可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已破溃酌情使用抗菌药膏。
蜱虫:酒精麻醉后用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缓慢拔出,避免残留口器;碘伏消毒,观察1个月是否出现发热。
毛蠓:用碱性肥皂水冲洗患处,冰敷后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含激素药膏消炎。入眼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注意:切勿拍死毛蠓成虫!其体表携带下水道病菌(如绿脓杆菌),接触皮肤或黏膜可能引发严重感染。
刺蛾幼虫:胶带粘除毒毛,冰敷缓解疼痛。瘙痒明显,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蜂类:立即离开现场,如有毒刺需用镊子垂直拔出。用清水、肥皂水(蜜蜂蛰伤适用)、稀醋酸(马蜂蛰伤适用)冲洗,冰敷减轻肿胀,用碘伏消毒。勿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
蚊子:肥皂水冲洗、冷敷后炉甘石洗剂涂抹,瘙痒难忍或大面积红肿,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螨虫:立即用温和肥皂水清洗叮咬处,减少残留螨虫分泌物。用毛巾包裹冰袋敷患处15分钟,减轻红肿和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止痒消炎。如有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缓解瘙痒和过敏反应,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
“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陈诚特别提醒。
同时,建议广大市民外出时穿长袖长裤,尤其是去草丛、果园等区域。避免靠近蜂巢和蚁丘,动作轻柔以减少惊扰。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勤换洗床单,及时清除杂物和积水,减少毒虫栖息地。夜间注意灯光、窗户使用,避免吸引夜行动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淮安发布
融媒体编辑:刘娟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