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注意!这次通胀真要起来了

0
分享至

  

  7月的“反内卷”运动催生了大宗商品暴涨,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咱们的通胀或许真的要“嗖的”一下起来了!

  上周,大宗商品加速疯涨,几个明星品种,动不动就涨停。

  按照周度涨幅来看:

  焦煤,涨了36%;玻璃,涨了26%;多晶硅,涨了16%......就连跟我们密切相关的猪肉都涨了6%。

  要知道,在反映我们通胀的ppi和cpi当中,ppi跟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价格密切相关,而cpi则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密切相关。

  你可以翻看任何一个国家的通胀数据,几乎 每一个通胀周期,全都是原材料价格先涨起来,随后ppi拐头向上,最后cpi也会跟着往上蹿。

  现如今,大宗商品因为企业减产而大涨,这势必会带动 7月ppi突然拐头。

  不仅如此,反映未来的远期市场也给出了同样的信号:

  通胀要起来了!

  据彭博社汇编数据显示,中国五年期利率互换已经超过一年期利率互换,并且利差扩大至3个基点。

  这句话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 我们的利率开始变得正常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迷糊了,利率不正常跟通胀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利率跟通胀是正相关的。如果一个经济通胀,利率往往也会跟着上涨——毕竟钱借出去利息太低未来手里的钱缩水了可没人干;反之,如果通胀走低,很多人就会赶紧锁定长期收益,把利率压的很低。

  而利率互换市场,你可以理解为资本对未来利率涨跌的看法。过去两年,因为很多人对未来非常悲观,押注利率会越来越低的人变多,从而导致利率倒挂的不正常现象出现。

  这种不正常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你把它看成是“五年期银行定存年的化利率比1年期定存年化利率还低”就可以了。

  现在利率正常化,意味着资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开始改善,意味着,通胀要慢慢起来而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开始降低。

  那么这轮通胀能涨多高呢?

  目前,还不能看的太高。

  原因有三:

  其一、现在老百姓手里钱不多,一时半会还很难把cpi推起来,而单纯靠ppi把通胀推高,根本走不长远。

  其二、从通胀的走势上来看,跟利率一样是下行趋势,上一轮通胀的峰值是2.8%(月度),这一轮只要不减产减的特别剧烈,财政支出不大幅扩张,估计也很难突破上一轮峰值。

  其三、还有两个非常隐秘的新情况, 让我认为这轮通胀应该也不会涨的很高。

  具体来说:

  一个是,高层对最近大涨的商品很有意见,要求交易所把保证金提高、持仓量降低。

  一个是,南向资金加速流入香港,并大量配置债券类资产。

  事件一说明,高层虽然希望去产能走出价格低迷的环境,但是并不想行动“过于激烈”导致资本市场和就业市场震荡。所以,大宗商品未来整体的上涨对ppi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像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么猛。

  事件二则相对更复杂更微妙一些。

  先看下面两组反应南向资金流向和配置情况的数据:

  截止2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香港达8000亿港元,距离2024年全年的8080亿港元近一步之遥;

  截止6月底,国内投资者配置债券类的资金规模已经从年初的770亿港币飙升到3800亿港币,

  这两个数据说明,虽然今年港股火热,但是近一半的南向资金仍然非常保守,还是希望稳稳地去香港赚票息收益。

  可是,明明从4月中旬开始,整个股市等风险资产开始好转,资金怎么还大量南下配置防御型资产呢?

  笔者以为, 除了用人民币计价发行的“点心债”,香港那边利息本身更高外,也能从侧面反应,还是不少有钱人或者资本对这一轮经济复苏抱有疑虑的。

  逻辑上来看,没有需求端的刺激政策让老百姓手里有钱,也确实很难把通胀推的很高。

  这恐怕是他们疑虑的原因吧?!

  总之, 通胀起来是个大概率事件,至于通胀能蹿多高,目前市场还有疑虑。

  在如此局面下,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呢?

  笔者以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二八比例配置仍然是最稳妥的方式 。其中,两成资金配置国内风险资产,如股票、商品类的基金;八成资金仍然长期配置防御型的资产,如存款、债券等。

  具体来说:

  第一,在去产能、市场热情如此高涨的时候,如果你认可接下来通胀会抬头,那么就应该轻仓配置一部分,以赚取“反内卷”政策带来的超额收益。

  第二, 通胀抬头,暂时不利于债券,保守型的家庭可以等待债券价格回落,在更低的价格捡漏。

  如果你觉着国内1.7%的无风险收益率太低,难以覆盖未来的通胀,那么可以趁着香港等外围高利率高收益的时候长期布局一些,静待花开。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

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

火山杂谈
2025-09-05 00:03:08
于朦胧事件尘埃未定,程青松黑料被扒,包贝尔这回笑开了花

于朦胧事件尘埃未定,程青松黑料被扒,包贝尔这回笑开了花

春序娱乐
2025-09-16 14:49:52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界面新闻
2025-09-16 08:51:50
红薯已经上市!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吃红薯时,多注意这4点

红薯已经上市!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吃红薯时,多注意这4点

观星赏月
2025-09-16 13:40:45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光棍懒汉遍地,他们该何去何从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光棍懒汉遍地,他们该何去何从

甜柠聊史
2025-08-18 08:00:54
为啥中国糖尿病人那么多?网友:国内饮食习惯真的很吓人

为啥中国糖尿病人那么多?网友:国内饮食习惯真的很吓人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3 00:05:11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球场没跑道
2025-09-16 08:00:55
那英不忍了!出手便将孟桐过往“隐藏”,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那英不忍了!出手便将孟桐过往“隐藏”,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6 15:43:07
史上最变态残忍的饥饿实验:36名健康男子被活活饿24周,再恢复正常饮食,结果令人瞠目…

史上最变态残忍的饥饿实验:36名健康男子被活活饿24周,再恢复正常饮食,结果令人瞠目…

最英国
2025-05-16 07:41:08
上海松江区发生1.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上海松江区发生1.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澎湃新闻
2025-09-16 14:04:35
电力板块异动拉升 杭电股份涨停

电力板块异动拉升 杭电股份涨停

财联社
2025-09-16 14:29:07
李讷晚年聊到姐姐李敏,赞不绝口:姐姐有本事,两个孩子都有出息

李讷晚年聊到姐姐李敏,赞不绝口:姐姐有本事,两个孩子都有出息

老闫侃史
2025-08-20 14:05:03
9月16日连板股分析:连板股晋级率达七成 机器人板块全线爆发

9月16日连板股分析:连板股晋级率达七成 机器人板块全线爆发

财联社
2025-09-16 15:47:14
气炸!上海一女子11.8元点外卖,蒸蛋上竟有这两个字母,店家:临时工干的;官方最新回应

气炸!上海一女子11.8元点外卖,蒸蛋上竟有这两个字母,店家:临时工干的;官方最新回应

新民晚报
2025-09-16 09:41:05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9:00
黄岩岛凌晨传回捷报,中方成功完成清场驱离,菲律宾最后大败而归

黄岩岛凌晨传回捷报,中方成功完成清场驱离,菲律宾最后大败而归

阿晪美食
2025-09-16 14:45:22
主持人李静自曝绝经过程,很快失去性魅力,连男人也没兴趣了!

主持人李静自曝绝经过程,很快失去性魅力,连男人也没兴趣了!

顾史
2025-09-08 19:31:14
巴黎总监:送走多纳鲁马是因建队理念,恩里克当面让内马尔走

巴黎总监:送走多纳鲁马是因建队理念,恩里克当面让内马尔走

雷速体育
2025-09-16 07:50:29
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人数据: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43%

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人数据: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43%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9-16 14:45:41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08-07 05:58:03
2025-09-16 16:35:00
米筐投资 incentive-icons
米筐投资
米筐专注金融财经研究
2272文章数 894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头条要闻

女子踩到"化骨水"事发地非私人用地 现场再次挖出2瓶

头条要闻

女子踩到"化骨水"事发地非私人用地 现场再次挖出2瓶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数码要闻

华为WATCH GT 6系列手表外观配置信息曝光 9月24日发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