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陷入账款被政府、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的艰难困境,以致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国务院于2025年3月17日公布了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付款期限、方式和条件以及信息披露、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刚性约束,强化了对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制度保障。
为配合《条例》的贯彻实施,切实助力中小企业破解账款拖欠难题,2025年7月25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花园路街道办)、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大成工程与基础设施行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行委会)、大成北京总所工程与基础设施行业组(以下简称行业组)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6层党群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了《条例》的培训活动。花园路街道办辖区近20家企业的法务合规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现场参加。花园路街道办王祎祎科长主持了本场活动。
图/会议现场
图/杨关善律师
行委会牵头人、行业组负责人、大成高级合伙人杨关善律师担任本场培训活动的主讲人。杨律师以《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 助力企业破局纾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解读》为题,结合自身长期为企业服务的执业经验以及深度参与立法的经历,围绕《条例》的修订理念和要点,从立法过程、立法背景、立法重点条款、实务建议四个方面作了专业分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准确理解《条例》适用范围,中小企业划型,账款支付期限、方式和条件,“背靠背”条款效力,逾期利息,争议账款处理,投诉处理机制等法规要求,建议中小企业规范合同订立和履行、及时留存证据、善用投诉手段,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纾解账款拖欠难题。
图/陈运娜律师
活动最后,行委会理事、大成合伙人陈运娜律师对杨律师的解读做了精彩点评,并与杨律师一道回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条例》不是给大企业“添堵”,而是给供应链“通淤”——释放中小企业现金流,才能激活产业链活力和创新力。修订后的《条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预期的法律保护和救济路径,对于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也是构建诚信法治营商环境、优化供应链生态的核心环节。希望此次讲座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领会《条例》精神实质,掌握《条例》规定要点,在实务中有效预防和化解账款支付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