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某央企地产又在搞人事地震,说是要把管理层平均年龄降到35岁以下。
办公室里传得沸沸扬扬,说最年轻的部门总监才28岁,带着三个实习生管着整个华南片区。这事儿搁网上已经炸开锅了,评论区骂声一片:"这是养蛊呢还是养猪?"
要说年轻人有冲劲咱绝对赞成,但有些事做得实在太过分。去年有个90后管培生,名校毕业刚转正就被塞进项目总办公室,美其名曰"火箭培养"。结果呢?开盘当天售楼处塌了三根柱子,业主维权视频直接冲上热搜。后来才知道这孩子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全指着底下人兜着。
更绝的是前阵子爆出来的"年龄清退令",45岁以上部门副职一律转岗。有个干了二十年的土建工程师,头发都熬白了,愣是被调去物业当保安队长。那天在电梯里碰见他,手里攥着对讲机红着眼眶说:"当年我管着三百人的工程队,现在连电梯坏了都要亲自修。"
要说这政策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问题在于有些人根本就是来镀金的。
上个月新来的营销副总,简历上写着"哈佛商学院硕士",实际是花三万块买的野鸡文凭。刚上任就搞了个元宇宙售楼部,结果服务器崩了三次,客户投诉量暴涨500%。现在这尊大佛天天躲在办公室,直播间都是外包团队在撑场面。
最让人寒心的是那些老黄牛。工程部的王工快50了,技术过硬到能徒手画结构图,愣是被发配去守仓库。问他啥感受,老头猛吸两口烟:"当年带的新人如今坐着我的位置,连我名字都不认得了。"这话听着耳熟,隔壁设计院的老李也是这么说的,只不过人家直接办了提前退休。
要说这企业也是真敢玩,去年年报显示中层管理者平均年龄骤降6.2岁,但同期项目交付延期率飙升到37%。有次去工地视察,看见戴安全帽的小年轻踩着平衡车巡视工地,旁边老师傅追着喊:"小伙子慢点儿!那片地基刚挖完呢!"结果话音未落,平衡车就陷进泥坑里了。
其实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隔壁万达,同样是搞年轻化,人家是先派年轻人跟着元老做副手,三年后才逐步放权。哪像这里,恨不得今天招进来明天就当总经理,连试用期都省了。
说到底还是考核机制出了问题。现在提拔干部就看两条:一是年龄够不够嫩,二是会不会说场面话。有次参加述职会,有个95后经理汇报工作全程都在抖包袱,把PPT做得跟脱口秀似的。领导当场拍大腿叫好,转头就把几十亿的投资项目交给他管。现在项目停工三个月了,供应商天天堵在公司门口讨债。
这种风气搞得人心惶惶,听说最近离职率突破45%了。有个38岁的策划经理跟我说:"我都快成稀有动物了,出门办事人家都以为我是来应聘的。"更别说那些被边缘化的中年骨干,开会时永远坐在角落里,发言机会还不如保洁阿姨多。
要说这企业也不是没想过补救措施,年初搞了个"青蓝工程",说要给年轻人配导师。结果导师名单一出来全是挂名的,有位总助的导师竟然是保洁部主管。那天亲眼看见那小孩给导师递抹布:"师傅,您看这报表是不是该擦擦?"
现在走到哪里都能听见抱怨声,连食堂的大妈都说:"以前还能听到讨论方案的声音,现在全在聊怎么找关系。"有个怀孕8个月的HR偷偷告诉我,现在招聘系统自动屏蔽35岁以上的简历,连投都不让投。
说句公道话,年轻人里确实有能干的,那个26岁的成本主管就特别厉害,愣是把单方造价砍了8个点。可这样的人百里挑一,哪能指望个个都是天才?大部分还不是靠着爹妈铺路,或者会写假大空的报告。
最近看到个数据特别讽刺,该公司近三年晋升的中层干部中,有72%来自同一所三本院校。更绝的是他们的破格提拔标准:只要连续三个月全勤,就能获得"青年突击手"称号,直接加薪三级。现在打卡机都快被按冒烟了,可工作效率呢?上周五开会,光是核对各部门出勤率就花了俩小时。
照这么折腾下去,迟早得玩火自焚。前两天路过工地,看见新任90后项目经理正指挥工人把承重墙砸了重建。旁边监理吓得脸都白了:"小祖宗啊!这可是验收完的结构!"那孩子倒是满不在乎:"没事儿,我刚学的BIM技术,保证比原来好看!"
说到底企业要发展,关键还是得靠真本事。与其整天琢磨怎么把年龄改小两岁,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工程质量提上去。看看人家万科,同样搞人才梯队建设,人家的总建筑师都快60岁了,带着团队拿了多少国际大奖?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现在这世道真是魔幻,一边喊着尊重人才,一边把资历当累赘。那些熬了大半辈子的老员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徒弟骑到头上拉屎,心里是什么滋味?上次聚餐听工程部老张说:"我现在就等着退休,到时候给孙子讲故事:你爷爷当年盖的大楼,现在还在震天响呢!"
说一千道一万,企业要活下去就得靠人心齐。现在倒好,搞得乌烟瘴气的,连保洁阿姨都在打听猎头电话。那天亲眼看见个穿阿玛尼的90后高管,边啃煎饼果子边骂保洁阿姨挡路——殊不知人家阿姨是他亲姑奶奶。
这事儿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早晚得出大事。听说已经有业主组团去投诉,说他们精装修成本很低,可能涉嫌欺诈。现在监管部门正在查,保不齐哪天就会爆出惊天大雷。到时候哭的可不只是这些愣头青,整个集团都得跟着遭殃。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与其整天想着怎么糊弄上级,不如踏踏实实干点实事。看看人家华为,任正非70多了还到处飞,带着团队搞研发。这才是中国企业该有的样子!
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容易,背着房贷车贷还得装孙子。可有些领导倒好,仗着年轻就为所欲为。上次看见个25岁的品牌总监,在发布会上把竞品贬得一文不值,结果第二天就被打脸——人家产品拿了奖。
这世道啊,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能力的人上不去,有关系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记得去年年会,有个93年的分公司经理喝高了,搂着麦克风吼:"老子28就当老总了!你们这些老东西算个屁!"
当时全场鸦雀无声,只有保洁大姐默默收拾桌子:"小伙子,瓷杯要轻拿轻放..."
唉,造孽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