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总有些人会为了一点小利而动歪脑筋,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近日,武汉洪山警方就破获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伪造儿童游乐园门票案。
市民芳芳(化名)一心想带女儿去儿童游乐园游玩,却又不想掏门票钱。这一念头一起,她竟打起了伪造门票的主意。不仅如此,自己用不完的门票,她还在网上低价售卖牟利。
![]()
7 月 20 日傍晚,某连锁儿童游乐园检票口,工作人员王女士在检票时,一张门票引起了她的注意。仔细观察后,她发现这张门票上 “汇” 字的印刷字体与正版门票存在明显差异。面对王女士的质疑,持票家长称门票是朋友所赠,随后匆匆离开。
王女士立刻向公司反映。这家连锁游乐园在武汉有 8 家分店,主营小火车、蹦蹦床等室外儿童游乐项目。经各分店核实,问题门票最早可追溯到去年 12 月,初步统计企业损失已超万元。王女士随即向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南湖派出所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曾冠三、王海东迅速展开调查。梳理线索时发现,持假票的家长被识破后,大多称门票是从二手交易平台购买。民警登录该平台搜索,果然发现有商家正在低价售卖涉事游乐园门票。
![]()
为了精准抓捕嫌疑人,民警与王女士策划了 “请君入瓮” 的方案。由王女士乔装成买家联系商家下单,便衣民警埋伏在附近。然而,这个卖家警惕性极强,坚持将门票放在小区楼下电动车内交易。民警让王女士以 “找不到电动车位置” 为由诱其现身,最终成功将下楼指引的嫌疑人抓获,并在其家中搜出 1600 张待售假门票。
经调查,去年 10 月,嫌疑女子为了带女儿游玩又不想花钱,打算找广告公司伪造 200 张门票自用。因商家要求 1000 张起订,且报价仅 150 元,她便果断下单。除了自己用和送给亲友外,剩余门票让她萌生了售卖的想法,随即在网上低价出售。去年 12 月,假票字体异常被识破后,女子编造理由蒙混过关,但也因此心生警惕。
为逃避打击,女子重新购买正品门票,真假门票交替使用。今年 3 月,多名买家反映假票被识破后,她再次联系广告公司定制 1000 张假票,还特意提高制作标准力求 “以假乱真”。截至被抓时,女子累计伪造假票 2000 张,除已使用和售出部分外,仍有 1600 张待售。
![]()
这起伪造门票案虽已告破,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当警方公布案件细节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有人感叹“为了省几十块钱的门票,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有人质疑:“广告公司明知是伪造门票,为何还接单?”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去年,某地曾曝出有人伪造电影票低价出售,甚至还有人利用技术手段篡改电子票二维码,非法牟利数万元。这些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从伪造、销售到“洗白”,每一步都有人铤而走险。
对于商家而言,防伪技术的升级迫在眉睫。比如,可以采用动态二维码、特殊油墨印刷,或是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门票的唯一性。同时,加强员工识别假票的培训,也能减少损失。
![]()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贪小便宜的心态往往容易成为骗局的突破口。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门票、折扣券的背后,可能藏着陷阱。警方提醒,购买门票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平台或警方举报。
这起案件也给芳芳的女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孩子或许还不明白母亲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但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行无形中会成为孩子的“榜样”。一时的侥幸心理,不仅可能毁掉自己的信誉,更可能影响下一代的是非观。
目前,嫌疑人已赔偿儿童游乐园全部损失,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这起案件提醒我们,贪图小利可能会让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也给商家敲响了警钟,要加强门票防伪和管理,避免类似损失。大家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为了小利而不择手段的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数码浪潮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