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
“胸闷得像被石头压着,喘不上气……”7月25日,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病房内,即将出院的李爹爹回忆起发病经历仍后怕不已,想不到清晨浇花时的一阵气短,竟让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
7月15日清晨,88岁的李爹爹在浇花时突发胸闷、气短,被紧急送往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科。入院时,老人血氧饱和度骤降至92%,氧分压为60毫米汞柱,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呼吸时胸腔发出“拉风箱般”的嘶鸣。经血气分析、下肢静脉彩超及肺动脉CTA检查,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一团致命血栓正阻塞肺动脉主干,如同扼住生命咽喉的枷锁。
溶栓是打通血管的关键,但出血风险极高。紧急会诊后,心内科主任姜其钧及团队果断决策:经导管肺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精准溶栓,同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血栓脱落引发二次栓塞。术中,导管如精准的“生命探针”穿过血管抵达栓塞部位,溶栓药物缓缓注入,李爹爹急促起伏的胸口逐渐平缓,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开始趋于稳定。
术后次日,李爹爹的氧分压从危机值60毫米汞柱跃升至93毫米汞柱,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恢复至每分钟18次,自主咳痰能力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度也随之提升。监护仪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原本因缺氧导致的紫绀症状消退,面色逐渐红润,标志着肺循环功能显著恢复。
姜其钧主任在为患者查房
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主任姜其钧提醒,肺栓塞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尤其偏爱老年人和长期卧床者。这类人群应定期活动下肢,避免血液瘀滞形成血栓。他强调,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或咯血,务必立即就医,肺动脉CTA、下肢静脉彩超和血气分析组成的诊断黄金三角加上医院的绿色通道,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溶栓时间窗。对于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个体化治疗是关键,需在溶栓获益与出血风险间找到精准平衡,必要时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手段,实现“精准拆弹”。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