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更多是自己造成的,甚至坑也是自己给自己挖的。
做生意,不是拼体力拼吃苦,也不是简单的拼资源,更多是拼脑力、拼眼界、拼思维,乃至拼创新。当前的经销商生意难做,核心是老板的脑子老化,观念陈旧,甚至与市场环境出现脱节,然后带领整个公司的团队一起老化,导致生意逐渐萎缩。
传统的经销商经营和发展观,都是基于“卖货”这个核心。通过终端来卖货,通过卖货来获得业绩及利润,通过卖更多的货来实现公司发展。甚至认为,只要业绩有增长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套思维方式,以前有效,可现在仍然这么干,就玩不转了。因为“卖货”的渠道和端口太多了,终端及消费者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价格透明化甚至倒挂,且卖货的后台成本越来越高,单一走卖货这条路,业绩和利润必然是双双下降的。
当前做经销商,思维一定要跳出单一的“卖货”模式,而是要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广义的需求,通过持续的创新来满足各类广义需求,和对手竞争。不过,话虽是这么说,有些经销商老板的脑子还是转不过来弯,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认知欠缺及对应的调整方向。
问题一:业绩产出差。
表现症状:整体销售业绩下滑,各渠道产出下降,或者随着终端的关闭和供应权转移,导致业绩量全无。
思维改变点:
1.卖货的路,必然是越走越窄的,因为新渠道多,被分流严重。
2.所以,当前做经销商,不能再百分之百忙着卖货了,而是要降低卖货工作的占比,腾出精力来,开创新的盈利模式。诸如为其他厂家做配送商、做市场服务商、为同行做仓配、为同行做终端开发维护、承接同行生意的整体带运营、帮上游厂家做招商做区域市场维护、组建本地经销商协会、入股或是自开终端店、自建本地电商平台对接消费者端、利用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做掮客、与国有流通型企业合并等等。原则上来说,卖货仍然作为经销商的一项基础经营项目,占比也能在一半左右,但不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也不作为主要盈利创收项目。
问题二:大环境不好,困难多。
表现症状: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各种不利因素频出,业务人员抱怨多。
思维改变点:
1.生意难做,必然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2.外部原因不是我们能解决的,谈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应该把精力放在自身原因上,先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诸如内部运营效率、降低内耗、人事管理、业务人员人效提升、下游客户管理、公司制度和声誉、产品组合调整等等。
3.千万不要有“只要生意好转,就会带动内部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
问题三:产品资源还是终端资源。
表现症状:终端产出低。
思维改变点:
1.下游终端,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尤其是宝贵的封闭渠道。
2.下游终端的数量,决定经销商的业绩;下游终端的质量,决定经销商的利润。
3.最终不是靠产品来盈利的,而是靠下游终端来盈利的。
4.当前终端产出低,不要急于去抱怨终端,而是先反思,对下游终端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好了吗?了解吗?信任有建立吗?历史遗留问题有解决吗?专业度和影响力有建立吗?客情维护有做吗?增值服务有做吗?
5.不要只是通过终端来卖货,这些终端本身是不是也是客户?那么多店老板和店员,本身有没有消费需求?背后的家庭有没有消费需求?
接下篇:经销商认知欠缺,导致的生意困局(下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