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F-35C还在为发动机故障头疼时,中国沈飞的厂房里,6架歼-35正等待交付——它们搭载的涡扇-21发动机,究竟藏着怎样的技术密码?2025年7月,美国《The War Zone》独家披露,歼-35已换装新型发动机,尾喷口锯齿设计与隐身涂层优化使其成为“真正的海上隐身刺客”。
![]()
歼-35量产型双机编队飞行,机身编号35001与35006,低可视度涂装降低雷达反射
一、涡扇-21:从“过渡”到“突破”的动力革命
1. 性能参数对比:中推发动机的“三级跳”
![]()
![]()
中航工业展出的涡扇-21原型机,绿色锥形部件为高压压气机进气口
2. 隐身与动力的黄金平衡
涡扇-21采用三维矢量喷管与锯齿边缘设计,使歼-35后向雷达反射面积(RCS)从原型机的0.1㎡降至0.01㎡,相当于一只海鸥大小。双发冗余设计更成为舰载机的“生命线”——2024年美军F-35C事故调查显示,40%的坠机源于单发失效,而歼-35在测试中成功完成“单发着陆”科目。
![]()
扇-21发动机尾喷口特写,可见锯齿状隐身设计,可降低后向RCS约40%
二、歼-35的“终极形态”:数据背后的作战革命
1. 航程与载荷的跃升
- 作战半径:1300公里(携带2个副油箱时达1800公里),超越F-35C的1240公里
- 武器配置:内置弹舱:4枚霹雳-15E(射程145公里)+2枚霹雳-10近距弹野兽模式:外挂鹰击-83K反舰导弹(射程280公里)或50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
![]()
歼-35与歼-20编队飞行模拟图,体现“重中搭配”作战体系
2. 航电系统的“代际优势”
- 雷达系统氮化镓(GaN)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250公里,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引导导弹攻击8个
- 光电融合:EOTS光电瞄准系统实现“静默探测”,在不开启雷达时锁定F-22级目标
三、国际博弈:中美舰载机的“代差”消弭?
1. 与F-35C的“七三开”格局
- 中国优势:超音速巡航(1.8马赫 vs F-35C的1.6马赫)双发可靠性(海上事故率降低60%)价格优势(成本仅F-35C的60%)
![]()
美国海军六代机体系
2. 外媒报道佐证
《The War Zone》在报道中援引卫星图像指出,沈飞厂区已出现6架带涂装的歼-35,其中3架带有舰载机特征(折叠机翼+拦阻尾钩)。该报道同时确认,涡扇-21的高空推力较涡扇-13E提升15%,解决了歼-35在滑跃甲板航母上的满载起飞难题。
![]()
025年7月19日《The War Zone》报道截图,标题明确提及歼-35即将服役
结语:隐身时代的“中国答卷”
从FC-31的“黑烟首秀”到歼-35的“马赫环蓝天”,中国航空工业用十年走完了美国F-35十五年的技术路程。涡扇-21的换装不仅是一款发动机的突破,更是国防自主化的里程碑——当福建舰搭载歼-35驶向深蓝,世界将见证“双航母隐身打击群”的真正实力。
你认为歼-35与F-35C谁是“海上霸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