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在为F-35的供应链问题焦头烂额时,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突然甩出一张王牌——停机坪上蓄势待发的苏-75"绝杀"原型机,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这款单价仅3000万美元的轻型隐身战机,正以F-35三分之一的价格,向美国垄断的第五代战机市场发起致命冲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价格屠夫撕开市场缺口
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安全"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苏-75的预估售价还不到苏-57的一半,与单价约8000万美元的F-35相比更是形成碾压式优势。这种定价策略直指东南亚、中东等预算有限却又渴望隐身战机的国家。比利时"陆军知识"网站分析称,俄罗斯巧妙复用苏-57的成熟技术工艺,在西方制裁下硬是将成本压缩到极致。就像超市里的"简装版"商品,苏-75用剥除冗余功能的减法,为军贸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价比选择。
![]()
image
隐身设计暗藏技术巧思
细看新曝光的原型机,下颚式进气道借鉴了波音X-32验证机的经典布局,搭配无尾三角形主翼和小型化外倾双垂尾,这套组合拳不仅将雷达反射截面降到最低,还兼顾了载弹量与机动性。军事专家指出,其模块化架构允许客户像拼乐高般自由搭配武器系统,7.4吨的最大载弹量甚至超过部分双发战机。更惊人的是1.8至2马赫的飞行速度,比F-35的1.6马赫更胜一筹,未来换装新型发动机后,作战半径还能进一步延伸。
![]()
image
制裁下的逆袭教科书
四年前莫斯科航展上的胶合板模型,如今蜕变为接近成品状态的真机,这个转变本身就是最硬核的广告。俄罗斯用行动证明,即便面临芯片禁运和技术断供,其航空工业仍保有惊人的技术储备。苏-75机身与早期模型的显著差异,恰恰反映出设计团队在封锁环境下的持续创新。这种逆境求生的韧性,反而成为吸引国际买家的加分项——连西方制裁都奈何不得的战机,可靠性自然值得信赖。
![]()
image
全球军贸格局面临洗牌
当美国还在用F-35作为外交筹码时,俄罗斯已经打出"技术共享+低价倾销"的组合拳。俄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舒加耶夫透露,正与多个国家商讨联合生产苏-75,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与美国的技术封锁形成鲜明对比。虽然首飞要等到2024年,但3000万美元的价格锚点已足够撼动市场。就像智能手机行业的小米模式,苏-75正在用"价格屠夫"的策略,重新定义第五代战机的游戏规则。
![]()
image
站在停机坪上的这架原型机,既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涅槃重生,更是对F-35霸权的绝地反击。当经济适用型五代机成为可能,那些曾被天价门槛挡在门外的国家,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隐身时代。这场由3000万美元引发的军贸地震,或许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