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30日,23岁的郑苹如牺牲,有人打电话让她的父亲认领尸体,郑苹如的父亲立即拒绝:不领,你们随便处理吧!
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父亲呢?
事情是这样的。
郑苹如的父亲郑英伯,在日本留过学,是孙中山的追随者。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日本女子秀木村花子相识相爱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郑英伯与妻子的感情很好,妻子先后为郑英伯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郑苹如在女儿中排行第二。
![]()
图/郑苹如
在父母的双语影响下,郑苹如不但汉语表达流畅,还精通日语。
19岁时,原本天生丽质的郑苹如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父亲郑英伯就是一位善于交际的人,他在上海复旦大学教过书,也做过检察官,后来成为中统上海负责人陈宝骅的得力助手。
为了锻炼女儿,他常带女儿出入一些社交场合。
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和出众的长相,她很快在上海滩有了一些知名度。
就连上海第一画报——《良友》画报,也邀请她出面拍摄封面广告。
按照她的家庭条件,她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在父亲的影响下,以及全民抗日的群情激励下,她也加入了抗日救亡的队伍。
凭借母亲的身份和高情商的社交能力,她还结识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
更不可思议的是,近卫文隆对郑苹如展开狂热追求。
郑苹如想借此机会绑架近卫文隆,逼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做出停战让步。
![]()
图/良友封面图的郑苹如
郑苹如的上级得知后,认为她的想法太过幼稚和冒险,立即制止了她。
不过,通过与日本高层的接触,郑苹如最早就获得了汪精卫要叛变的消息,只是当时没有被当局重视。
直到汪精卫真的离开重庆真的投敌后,郑苹如的情报才被重视。
后来,中统便将行刺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的任务交给了郑苹如。
丁默邨早年在上海也曾加入国民党,后来受利益诱惑,他追随汪精卫投诚日本,并成为“76号”魔窟的主任。
为了在日本人跟前邀功行赏,他残忍的捕杀抗日志士,被称为“丁屠夫”。
中统决定除掉他。
郑苹如因为在明光中学读书时,丁默邨担任过她的校长,再加上出众的长相,她成了暗杀丁默邨的最佳人选。
郑苹如顺利打入了“76号”特工总部,她将自己伪装成拜金女,并很快成为丁默邨的女友。
尽管丁默邨好色,也垂涎郑苹如的美貌,但狡猾的他每次与郑苹如约会他都自己定时间和地点;一察觉出异常,他就会毫不留恋地不管郑苹如的死活离开。
这些环节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中都有体现。
但自从西伯利亚皮货店买皮衣这一次,郑苹如身份暴露,加上叛徒出卖,她被丁默邨诱骗抓捕。
因为郑苹如的身份隐蔽,她的行动在《申报》中被渲染成是为情所困刺杀丁默邨。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中又写成了郑苹如爱上了丁默邨,郑苹如本人也因此蒙冤,死后一度备受谴责。
原本是一个抗日勇士,却被歪曲成了爱上汉奸的恋爱脑。
所以《色戒》一直被大家所诟病,拍成电影后也下架。
![]()
图/色戒中王芝佳形象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大义问题。
后来,据说丁默邨本人没有杀郑苹如的意思,丁默邨的老婆委托一个亲信将郑苹如带骗出监狱让人打死。
临死前郑苹如说:你可以打我身上任何地方,但请不要打我的脸。
刽子手答应了她的请求,在她的身上连开三枪。
这一年她年仅23岁,正是风华正茂,青春最美的年华。
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郑苹如死后,日伪还要挟她的父亲,用投诚来换取女儿的尸体。
郑苹如的父亲郑伯英虽然心如刀绞,但他还是拒绝了对方的要挟:不领尸体,你们看着处理吧!
实际上,郑伯英私度下一直在偷偷寻找女儿郑苹如的尸体,但一直未能找到,一年后他便郁郁而终了。
不过,正义虽然会晚到,但不会不到。
“76号”魔窟的特务头子李士群被日本特务下药毒死。汪精卫也客死他乡,死因成谜。丁默邨在1947年被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死,死前他还发了疯。
后来,文学家郑振铎在悼词中赞美她出生入死,为祖国死得壮烈。
如今,历史已经还原了真相。
美人在骨不在皮,郑苹如放弃了原本优越的生活,出生入死奔赴在特殊战线上,为抗日献身,信念坚定,坚贞不屈,她的精神实属可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