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明)城市道路如同血脉,市政护栏则是保障这条血脉安全有序流动的重要“护栏”。笔者近日看到合肥市瑶海区滨湖路又在安装道路护栏。滨河路近几年道路护栏被频繁地拆卸、安装、再拆卸、再安装。这种“反复折腾”不仅让市民感到困惑,更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
看得见的浪费:资金、材料与人力
每一次护栏的拆装,都伴随着真金白银的投入。购买护栏材料、支付施工安装费用、拆除清运费用……每一笔都是公共财政支出。护栏本身是金属安装一次最少能用十几年以上。本可服役多年的铁护栏,在仍能正常使用前提下多次折腾提前报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安排工人、调度设备、封路施工……每一次作业都占用宝贵的市政养护人力和时间。这些资源本可用于更急需的道路修补、绿化养护等民生服务上。
看不见的困扰:交通、环境与公信力
反复拆装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经济账,还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 施工期间往往需要占用道路,加剧交通拥堵,影响市民日常出行。
刚适应不久的道路分隔模式被改变,也可能带来短期的交通安全隐患。施工留下的痕迹(如路面钻孔、遗留基座)、随意堆放的旧护栏,都破坏了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让城市形象蒙尘。这种缺乏规划、朝令夕改的做法,容易让市民产生“瞎折腾”、“浪费钱”的负面印象,损害政府决策的严肃性和公共管理的专业形象。
![]()
道路改造、交通组织调整等重大决策未能充分考虑长远需求,或因领导意志轻易变更,导致护栏等附属设施“朝不保夕”。笔者认为,护栏反复拆装缺乏有效监督与问责:对于反复拆装造成的浪费,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未能形成约束力。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定期公开市政设施维护(包括护栏拆装)的成本和成效,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反复拆装有没有利益输送。
市政道路护栏的每一次“拆装轮回”,都在无声地消耗着宝贵的公共财富和市民的信任。这绝非简单的施工问题,而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面镜子。唯有以对公共资源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规划、强化部门协同、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终结这种劳民伤财的“折腾”,让每一分财政投入都真正用在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福祉的刀刃上,守护好城市发展的根基。城市管理的智慧,恰恰体现在这些关乎民生细节的“不折腾”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