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房产税这事儿基本已经没跑了,就跟铁板钉钉似的。那啥时候开征呢?大家就留意两个信号。一个是卖地收入比不过房产税收入,另一个就是现有的商品房库存量降到安全线以下。
你看现在地方上靠卖地赚钱越来越少,按道理早就该开始收房产税了,为啥没动静呢?
这是因为要是马上开征房产税,新房销量肯定暴跌,那地方的土地财政可就受大影响了。要知道,土地出让金到现在还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头。要是因为收房产税,地方财政收入一下子少了好多,地方肯定不乐意啊。而且现在地方最头疼的,是上百万亿的债务问题。
所以上面一方面想办法帮地方化解债务,一方面等卖地收入占比降到不得不收房产税的程度。现在这个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40%降到25%了,而且下降速度还在加快。一旦降到10%以下,那就不是想不想收房产税的事儿了,而是必须得收。
去年咱们改革消费税,本想着给地方增加点收入,可消费税规模太小,才1.6万亿,就算给地方一半,也就8000亿,根本填不上财政缺口。房产税在发达国家,可是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占比差不多70%呢。所以我一开始就说,开征房产税是大概率的事儿。
不过现在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商品房库存太多了。债务这个雷,现在攥在地方和银行手里,得想办法把它转移出去,不管是卖掉,还是收储起来当保障房、租赁房啥的,总之得等库存降到安全合理的水平,土地财政收入占比也降到一定程度,房产税肯定就会成为地方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所以在这两个信号出现之前,其他政策都是在为开征房产税做铺垫。比如说70年产权的事儿,根据《民法典》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会自动续期。现在关于自动续期要不要收费,上面还没个说法。要是到期后免费自动续期,那不就相当于有永久使用权了嘛,收房产税好像就有了法律依据。
房地产税立法规划为啥延迟呢?因为人大把房地产税征收试点的权力给了国务院,先试点再立法。而且在上面看来,房子可不算是主要资产,为房子操心的,大多是社会中下层。现在房地产政策虽然频繁出台,但总是比市场慢半拍,其实就是想实现软着陆,别引发混乱。
跟2008年、2015年那种大动作相比,现在是隔段时间出个政策,目的就是在土地财政减少的同时,降低商品房库存。
等这两个指标都符合条件了,就是开征房产税的最佳时机。不过房产税和其他不太显眼的税不一样,一旦开征,肯定得让绝大部分人既能接受,又能负担得起,要么搭配其他政策,要么一开始轻一点,让大家没太大感觉。就像之前的新农合,刚开始每人只交10块钱,今年每人缴费标准都涨到400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