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保卫战(五)
作者:杨晓鹏
![]()
和尚桥突围后,一路沿平汉铁路南下撤退到许昌,其调配指挥的新编四十二师则撤退到许昌西侧地区。暂编十五军的另外一个主角----新二十九师亮相了。
四月二十四日早上,刘昌义在许昌和新编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见面了,刘昌义命令新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归还建制。稍作休息后,刘昌义和吕公良分析了一周来的形势变化,此时刘昌义才对局势大体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当然,他的了解也相当有限,至于日军第二线兵团的隐秘调动,他更是难以知道。
此时除却新编四十二师,暂十五军可以掌控的只有许昌的新编二十九师了。这个只有区区四千人多人的师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强大的敌人,更不知道能否住这个无险可守的城市。
此时日军在登封受挫以后,日军第一波攻击基本告一段落,进而采取守势进行第一阶段的整补。当刘昌义和吕公良在许昌研究对策的时候,日军十二军的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已经将指挥部推进到新郑,并在那里进行下一部计划的研究。对于下一步将如何走,日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作战主任中村鉴于第一阶段进展顺利,他希望尽快(26日)南下许昌,开始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南下郾城并实施大迂回)。这个建议虽然看起来很美,却遭到后勤方面的反对。
![]()
日军攻占许昌前的动向及计划
后勤方面反对的原因很简单:你们在前面猛冲猛打很容易,我们在后面来回搬东西却没有那轻松。经过后勤和一线部队激烈的唇枪舌战的,内山最终决定后勤补给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因而将南下许昌的计划推迟到28日晚。
此时,日军对中国军队的动向已经掌握的比较清楚,除了对密县以西的主力部队保持警惕之外,由于二十九军此时已经到达禹县,因而如何对禹县的二十九军采取下一步行动,也提上了日程。为此,日军重新调整了西线六十二师团的任务:
该师团原本是以防守的态势保护平汉线南下主力侧翼的安全,此时英山要求该师团在其他主力南下围攻许昌时,便被动为主动,对许昌西面及其西南面企图增援许昌的中国军队采取主动袭击,提前阻断增援许昌的行动。另外对于从许昌守军南逃退路,也要给予截断。
担任主攻许昌任务的,则是三十七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七旅团。
二十八日,刘昌义接到了二十八集团军两个新的命令,令他指挥新编四十二师守备许昌西侧地区,同时带领暂二十七师残部并临时调配十二军第二十师赵桂森部归他指挥,守备许昌西南的后门襄城和颖桥。暂二十七师的二团三团此时已经接近全军覆灭,被调回叶县整补,剩下的一团也仅剩六百余人。
二十九日下午,刘昌义在许昌与吕公良道别后带领仅剩的六百余人向颖桥方向进发。刘昌义未曾想到,与吕公良此一别竟为永别。
当密县一带从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这几天在反复拉锯和胶着的时候,其他地区的日军行动逐渐沉寂下来。实际上,在强大的第二线部队全部渡河完毕后,日军在禹县和许昌附近已经集结了相当强大的兵力。但是为了不过早暴露其战略意图,日军并不主动刺激禹县一带的中国军队。此时除了应付密县国军的反攻以外,其他方面的行动刻意的静止起来。
此时日军的战略意图,依然简单明了——即迅速的攻占许昌和郾城,然后西向迂回包抄。这个过程,一是要快,二是要隐密,过慢或者不够隐秘,都会造成因战略动向被对方得知而失却效果。
为了迅速的解决战斗,面对平汉线上战斗力微弱的中国军队,日军采用的是牛刀杀鸡的策略。除了担任主攻的三十七师团,之前一直隐匿不用的坦克师团以及原本南下参与湖南会战的二十七师团也都参与的许昌围攻。然而一战区此时仍然对日军的意图和动向一无所知,相当一部分主力仍布置在密县和禹县一带。
其实严格说来,一战区对此也不能说一无所知,比如前面就有提到各种各样的情报,但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情报中找出可靠的一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战区对日军动向的判断,依然认为是从密县禹县一带西进。
二十七日,日军内部再次出现了分歧。根据原定计划,日军是打算拿下许昌后再攻郾城漯河,进而西向包抄嵩山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但是此时坦克师团师团长山路秀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指出要发挥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的优势,就必须选择有合适道路的进攻路线。而从郾城迂回,需要渡过汝河,而沿途并无适合的渡河点,你们步兵船小好调头,我们这重装师团不能给你们比。再说了,汝河南岸也没有像样的道路,我们的存在感一个是重装,一个是快。没有路,请问我们如何刷存在感?
![]()
他进一步质问:为何不沿着洛许公路这么好的道路向西迂回?没有那个方案比这个更能刷出我们坦克师团的存在感了。这时就有人告诉他:不是不让你们刷存在感,而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包围汤恩伯兵团,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你跑得快也不一定能刷出存在感。
正在双方唇枪舌战口沫横飞的时候,日军破获的一份电报,则让内山下定决定迅速更改迂回计划。
这份日军破译的一战区电报明确显示,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汤恩伯兵团核心主力十三军,就在密县以西的嵩山里。虽然事前一一零师团已经在密县一带和十三军作战多日,但也隐约只知道是汤恩伯主力,并误以为是八十五军的主力,却并不知道与他们作战的正是十三军。在华北方面军看来,十三军乃一战区的主心骨,打垮十三军是打垮一战区的重要条件。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抓住这个时机,尽快的实施围歼十三军,华北派遣军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拍板更改迂回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作战命令中,不出意外的突出了一个重点,即摧毁高级指挥中枢,特别是汤恩伯嫡系军队,尤其是十三军。
听到这个命令,憋了很久的坦克第三师团终于开始打鸡血了。
就这样,日军大迂回的战略,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十八日晚,日军各部按行动南下,开始向许昌外围第一线推进。其三十七师团与二十九日凌晨从双楼附近出发后,中纵队二二五联队推进和尚桥,左纵队二二七联队推进至和尚桥东之花园谢庄一带,右纵队则推进和尚桥西之楼张、冈里附近。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也从长葛经许昌东侧推进到许昌东南郭桥一带。与此同时,许昌西北侧的日军之六十二师团也推进到城西罗庄一带,并对西面灵井砦附近的新编四十二师发动了袭击。
为了避免一战区发现其动向,整个二十九日,日军蛰伏不动,同时告诫密县一带的一一零师团千万不要刺激附近的汤恩伯主力。
日军就这样以庞大的兵力潜伏着,默默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时机。
此时从郑州到许昌一百多公里的区域,日军集中了五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强大兵力。为了增强各个师团的火力,除了各师团的原有炮兵队外,日军分别又配属了一个野炮联队,一个野炮大队,一个山炮联队以及两个坦克中队分别给一一零、六十二和三十七师团。就连协助攻击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竟然也配属了两个坦克中队。
面对仅有不足五千的许昌守军新二十九师,日军这把牛刀不可谓不大。
— 待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