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能成为有正式番号的首批主力团长,都属于能征惯战的红军优秀战将,建国后的军衔、职务普遍十分突出。
八路军129师的主体,是原红四方面军队伍,拥有一大批红军高级将领。比如385旅旅长王宏坤,红军时当过军长,55年成为开国上将;385旅下辖的769团团长陈锡联,也是著名的开国上将。然而该旅的另一名首任团长张才千,建国后却只是中将,他的资历很深但战争年代错过了几次机遇,评衔时受到影响。
![]()
张才千在红四方面军期间,担任过主力师12师师长,并且那是在1934年发起长征之前,可见军事指挥能力和履历都很出众。单论红军时期的地位,他比战友陈锡联更强一些,1937年成为385旅770团团长,并不出人意料。
按照正常发展脉络,张才千最有可能在55年评为上将,而不是中将。但他所在的385旅,抗战表现不像兄弟部队386旅那样出彩,整体战绩有限。这都不是因为王宏坤、张才千等人打仗不行,而是根据组织需要,385旅大部分时间承担后方留守任务,官兵参与大生产,真正接敌的机会少,所以没有386旅陈赓的部队打的硬仗多。
![]()
尤其张才千,他在770团一干就是七年时间,这期间职务上没有任何升迁,始终是该团团长,虽然地位稳固,个人发展却比较慢。而385旅的另一位团长陈锡联,在抗战初期领导了著名的阳明堡之战,炸毁大量日军战机,扬名全国很快提为八路军副旅长、旅长。从1937年开始,陈锡联的声望地位,与老战友张才千逐步拉开了距离。
尽管如此,张才千还是我军的主力战将。到了解放战争初期,他成为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但熟悉军史的读者不难看出,这段经历对张才千又有微妙影响。因为鄂西北军区,其实是1946年中原突围后,通过转移保留下的一支部队,也是几支突围队伍里处境最艰难、损失最严重的一支。张才千跟着老领导王树声,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自保,生存都非常困难,更没机会打大仗了。
直到张才千奉命去江南打游击,麾下只剩1200余人了;最终跟刘邓主力会合后,他成为中野12纵司令员,算是重新进入了野战军序列。但论装备水平和战斗力,12纵不是中野的核心队伍;淮海战役胜利后,张才千留在了湖北当地方军区参谋长,没有随野战军主力参加关键的渡江作战。
![]()
所以一目了然,张才千在抗战中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连续两段关键时期,都不属于发展较快的将领,甚至还有些蹉跎。虽然红军时资历过人,但55年全军评衔前,后起之秀太多了,他的职级难以提上去,评为中将是合理的。而不少同时期的四方面军战友,如陈锡联、陈再道,都获得了上将军衔。
尽管军衔方面稍有遗憾,但张才千在新中国时期的个人发展比较好,七十年代被提拔为全军副总参谋长,甚至一度负责主持过总参工作。1980年他又奉命接替三野虎将王必成,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镇守重要大军区,足见将军的能力。张才千的整个军事生涯,可以说还是很圆满的。
![]()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