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岛,栈桥的浪花拍打着礁石,八大关的梧桐撑起浓荫,啤酒的泡沫里映着夕阳,这座海滨城市的夏天,总是带着海的咸鲜和酒的醇香。
清晨的八大关像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德式洋房的红瓦在阳光下发亮,银杏树枝繁叶茂,透过叶隙能看到远处的海岸线。偶尔有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白色的婚纱衬着绿色的草坪,摄影师喊着 "靠近一点",海风掀起新娘的头纱,画面美好得像电影场景。走到太平角公园,坐在礁石上看日出,橙红色的太阳从海平面跳出来,把海水染成金色,渔民的小舢板在波光里摇晃。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藏着城市的味道。老式的糖化锅、发酵罐锈迹斑斑,却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的繁忙景象。在醉酒小屋体验眩晕的感觉,看墙上的老照片里,德国人穿着西装在啤酒厂里合影。最让人期待的是免费品尝环节,刚酿好的原浆啤酒泡沫细腻,抿一口带着麦芽的清香,配上一包香酥的啤酒豆,清爽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喉咙。
中午的劈柴院是美食的天堂。烤鱿鱼的铁板滋滋作响,撒上辣椒粉和孜然,香气能飘出半条街。青岛大包的褶子像朵花,咬一口汤汁四溢,猪肉白菜馅里还藏着海米的鲜。最不能错过的是海鲜大排档,刚从渔船上卸下来的虾虎、蛤蜊、海蛎子,简单清蒸就能上桌,蘸一点姜末醋,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下来。老板说,夏天的海鲜最肥,尤其是虾虎,母的带黄,公的带膏,各有各的滋味。
下午的小麦岛是年轻人的天下。草坪上搭满了帐篷,有人弹吉他唱歌,有人野餐聊天,还有人在玩飞盘。坐在岛边的礁石上,看远处的灯塔闪着白光,货轮缓缓驶入港口,海浪一遍遍冲刷着岸边的鹅卵石。偶尔有海鸥落在肩头,叼走手里的面包屑,翅膀扑棱棱地飞走,留下一阵海风的清凉。
傍晚的五四广场格外热闹。标志性的 "五月的风" 雕塑在夕阳下泛着红光,市民们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孩子们追逐嬉戏。沿着海岸线散步,看灯光次第亮起,奥帆中心的帆船桅杆像一片银色的森林。累了就坐在海边的长椅上,买一袋刚出炉的烤海鲜,听旁边的老人讲青岛的故事,从德国占领时期的老建筑,到上合峰会时的盛况,海浪声里,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在慢慢交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