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沈洪兵赴湖北开展医改和疾控事业改革发展工作调研
7月8日至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赴湖北省开展调研,现场考察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江岸区疾控中心、罗田县总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召开医改、疾控工作座谈会,深入了解地方医改和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
沈洪兵充分肯定湖北省在卫生健康和医改、疾控体系改革和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立足省情实际,进一步探索特色改革实践路径;要科学谋划疾控领域“十五五”规划,进一步优化固化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快构建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切实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北力量。
新闻来源:国家疾控局
争上游有话要说:
国家疾控局调研组对湖北省阶段性成果的认可,也隐含了对全国疾控体系改革的共性要求,对湖北的肯定既是对具体实践的表彰,更是通过典型示范传递全国改革标准,各地要立足本地需求,探索差异化改革方案,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为全国疾控高质量发展提供区域样本。让科技成为推动疾控、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争上游科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逐步构建起全矩阵的疾控卫监智慧产品体系,形成智慧管理、智慧监测、智慧执法、智慧服务、智慧分析等五大业务板块,核心产品包括“数智卫健”执法平台、移动执法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自查自报管理系统等,其中争上游科技的多种疾控、卫生监督现场快检设备的检测精度、功能配置、检测速度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并能够及时根据最新的标准进行更新迭代。目前,争上游科技从提升疾控信息系统的数据集约化、智能化防控处置和决策支持能力出发,已经支持多个省、地级市因地制宜展开一系列疾控创新实践项目,建设完善多种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
二、泗洪县卫生健康局打造职业卫生服务型监管新生态
今年以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背景下,泗洪县卫生健康局锚定服务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以创新思维驱动职业卫生监管提质增效,通过法治护航、前瞻赋能、智慧监管等创新举措,实现职业卫生监管模式向服务型、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有效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提升了风险防控效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职业健康“防护网”。
针对用工主体,泗洪县卫生健康局提前发放检查清单和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告知书,引导企业对照文书全面自查内部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同步规范档案管理,既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也为后续监管检查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
推行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分类监管模式,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过程中,依据企业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执法,按比例动态调整抽查频次,对低风险企业践行“无事不扰”的信用监管原则。截至目前,全县企业通过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完成自查报告提交率已达 95%,成功实现“数据跑腿代替人工跑查”的智慧化监管目标,既提升了监管效能,又为企业减负松绑。
新闻来源:法治泗洪
争上游有话要说: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推进分类监督执法,与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方向一致,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通过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和执法方式转变,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载体。为适应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需要,逐步破解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数量多、监管任务重的矛盾,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建立符合标准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分级分类自查表,有效提升用人单位自查自报工作的效率,减少错报漏报,完善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接触岗位管理到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实时将相关分级分类信息报送监管平台。监管机构通过平台给用人单位推送职业病防治相关预警信息,实现监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管理。平台帮助监管部门以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对较好企业优先“非现场监管”,对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对较差的企业继续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形成监管压力梯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平台帮助各级疾控实现数字化赋能精准执法,在风险预警模型和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的协助下,实现了公平公正执法,且减少了监管盲区、降低了监管风险。同时,争上游科技还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系统、放射卫生在线监测系统等非现场监管智慧工具,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行政监管深度融合,帮助有关部门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率。
三、东安县召开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半年工作分析暨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落实疾控与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安排部署下步工作,7月11日,东安县卫健局组织召开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综合监督)半年工作分析暨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推进会,并开展了多项业务培训。
![]()
会议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全县疾控(卫生监督)半年工作分析会,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负责人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聚焦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卫生监督等核心工作,指出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县卫生健康局分管副局长对下半年重点工作强调指出:一是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夯实基层协管根基,“零容忍”打击非法行医,守护公共卫生安全与医疗市场秩序;二是要扎实推进医疗废弃物信息化管理试点,以信息化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处置规范化、精细化;三是继续加强登革热防控、食源性食物中毒、动物咬伤门诊规范化设置等疾控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聚焦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会上,县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股负责人对《东安县医疗废物监管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解读,明确信息化监管目标及实施路径,并就系统操作流程进行实务培训,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围绕疾控核心业务进行培训。内容涵盖结防工作、野生蘑菇中毒防控、食源性疾病监测、登革热蚊媒监测与媒介控制、慢病控制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免疫规划、2025年秋季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预防接种职业技能竞赛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项目等多个方面。
本次会议是成效与问题的“双清点”,通过“部署+培训”双轮驱动,既明确了当前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整改任务与下一步工作重点,又提升了与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为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新闻来源: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争上游有话要说:
随着各地医废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陆续出台,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刚性要求,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参考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制定阶梯式推进计划,积极推进实现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智慧监管。医疗废物具有感染性、毒性等危险特性,传统纸质记录易出现伪造、遗失等问题,信息化系统可实现"一物一码"追溯,杜绝废物流失风险。争上游医疗废物追溯系统着力满足医疗卫生机构、医废处置公司、监管部门的工作需求,是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系统软件。系统包括针对医疗机构研发的医疗废物院内追溯系统,可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暂存、出库的交接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医废处置机构研发的医废处置公司追溯系统,帮助处置公司实现医疗废物从医疗机构暂存点收取、运输、焚毁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针对监管部门研发的卫生、生态监管平台,可实现卫生、生态监管部门对区域内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智慧化监督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